概念:上皮组织简称上皮,覆盖于人体的外表或衬在体内各种管、腔、囊的内表面,由许多排列紧密的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组成
结构:上皮组织具有极性,朝向体表或管腔的一面是游离面,与其相对的向着深层的结缔组织的是基底面。(基底面附着在基膜上,借此与结缔组织相连)
功能:保护(如皮肤上皮),分泌(如腺上皮),吸收(如肠上皮),排泄(如肾上皮),感觉(如胃细胞和嗅细胞)
类型
一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上皮薄,由一层扁平细胞组成。从表面看,细胞呈多边形,边缘呈锯齿状或波浪状,互相嵌合。细胞核呈扁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衬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为内皮,游离面光滑,利于血液和淋巴流动;覆盖在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细胞游离面湿润光滑,便于内脏运动。
2.单层立方上皮:由一层立方形细胞组成。细胞核呈球形,位于细胞中央。肾小管和甲状腺滤泡上皮为单层立方上皮,具有吸收和分泌功能。
3.单层柱状上皮:由一层柱状细胞组成。细胞核呈椭圆形,多位于细胞近基底底部。胃、肠、子宫、输卵管内腔面为单层柱状上皮,具有分泌和吸收功能。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由柱状细胞、梭形细胞、椎体形细胞等几种形状、大小不同的细胞组成。细胞高矮不等,细胞核位置参差不齐,好似有多层细胞。这中上皮分布于呼吸道腔面,能清洁、湿润吸入的空气。
5.变移上皮:表层柱状细胞、中间层梭形细胞、基层椎体形细胞都附着在基膜上。因其细胞的形状和层次可随着所在细胞的收缩和扩张而变化得名。分布于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部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