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身上,我们要善用用童年影响的力量,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容易有幸福感的人
1
能干的是她,笨着的也是她
节日与朋友聚会,朋友lucy说每次回娘家,都被妈妈和姐姐反复提起童年糗事,然后和老公笑话她当年是多没用、多愚蠢,她心里很烦燥。
但她又无法反驳,因为她们说的都是事实,所以每次只好笑着附和,但心里却很难受。
lucy说的情况,我们这般朋友很难相信,因为她在我们的眼里,是个独立又能干,且会为她人着想的女孩;就算说不上是聪明绝顶,却也绝不会和愚笨沾边。
30岁的lucy是一家大型公司的人事经理,她带领部门同事改变了部门在公司说不上话的局面;
她结婚五年,先生知冷暖懂疼人,对她的好脾气坏脾气全部接受、全部包容;
孩子可爱又有教养,几乎是人见人爱。她从没给老师送过礼,老师却总在她不能准时接孩子的时候,带着孩子吃晚餐玩英文游戏;
她和孩子的每一个老师都成了朋友,最后连老师选择男友、工作变动,都会和她商量;
然而在我们眼里,这么一个高情商的能干女人,一直被家人嘲笑了二十年的没用、笨蛋......
“但在家人眼里,我就是个又笨又没用的孩子。”lucy苦恼的说道。
2
她不是笨,她只是缺乏安全感
lucy心里苦恼,和我说了她自己也觉得莫明的过去:
她老家农村,读书后来到城市。
八岁那年冬天,妈妈、姐姐和她一起从老家回城市,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老式布袋装的行李。
新年的时候坐车的人特别多,妈妈和姐姐已经挤上去一会儿了,她人小力弱被甩在后面,随着人潮挤进又挤出,始终挤不上去。
最后行李被挤掉了,她也没管,拿出一股吃奶的力冲了上去。
姐姐在车上看见行李掉了,又冲下来帮她把行李捡起重新上车,上车后妈妈和姐姐都数落她:怎么这么笨,连行李丢了也不知道捡。
这个案例只是被妈妈和姐姐一直数落的其中一个。
还有许多个案例,以至于姐姐还笑过她,出门走路怕是丢了也找不回来的,真是太笨了;母亲也担心她,被人欺负也不知道还手,可怎么办哦......
“是啊,每每提起,我也在想,我那时候怎么这么笨啊。”lucy直叹气。
“我记得你小时候,没和妈妈生活在一起?”我问她。
“对,有什么影响吗?”她问我。
说到这里,简单说说朋友的童年。
朋友父亲在她2岁的时候意外去世,她4岁时母亲再婚,后母亲带着姐姐到城市,唯她一人留在老家,由外公外婆照顾。
中间每年她母亲会回来一次,但见面很生疏,基本没有孺慕之情;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七岁,到了读书的年龄,她母亲和继父将她接到城市,此后才与家人住在一起。
所以,她是一个心理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
她不下去捡行李,不是因为笨、也不是因为不重视自己的财产,而是因为担心被妈妈和姐姐再次扔下不管----这对她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与这段经历还有关系的另一种个性表现,就是亲密关系能力的缺失----
她在我们的印象中一直很独立,从来学不会与人撒娇、与人相处被动、在与先生的相处上,也显得生硬而不知迂回;
与我们相处时从来不提自己的要求、被姐姐妈妈嘲笑很恼怒,也不敢回嘴,她是怕给人添麻烦,而骨子深处,是害怕被人嫌弃……
“好象真是这样,我不敢拒绝别人,也不敢提自己的要求,我总是努力再努力,希望所有人都看到我的好。”lucy听我分析完后,陷入沉思。
心里学研究表明,在孩子的童年时期,父母陪伴的缺失,会让孩子产生许多性格缺陷----被遗弃感、自卑、胆小、没有安全感、人际交往障碍、等等。
一个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后,就容易处于焦虑的状态,无论她多努力、得到多少,也很难找到幸福感。
4
中国式的家庭格局,向来忽视对孩子的陪伴
许多文章指出,中国人不善感情表达,父亲总是高高在上、母亲总是小心冀冀,认为这是中国人的个性特点。
其实是我们的家庭格局造成的----
在过去:父亲在外为官务工、母亲在家照料整个家族的人,他们都没有时间、也没有意识对自己的孩子需要有更多的陪伴,甚至认为,人生天养,自然长大。
以至于孩子长大后也生疏了感情的表达。
一代一代的传下来,就固化为中国人的一个特色、一种个性了。
现代家庭,越来越重视教育,但对于陪伴的重要性依然认识不足。
许多父亲依然以赚钱养家为由,极少陪伴孩子;
母亲从家庭走向社会,比之过去的母亲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教育眼界有所增长,但对孩子的有效陪伴却并没有增加。
特别要提到的是农村家庭,父母都外出务工,只留孩子在老家的这种情况,这个群体的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他们又会是一个怎样特殊的群体?是否会成为一个绝对的弱势群体?
说到这里,好象有些扯远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是陪伴的重要性,社会问题我们无法解决,我们努力着手于解决自己的家庭问题、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5
不同时期的的孩子的陪伴建议
我们建议孩子在0—3岁时期,妈妈亲自照顾是比较好的状态。
孩子从胎儿起与母亲建立起的神奇依恋关系,会在前三年一直保持着,若在这个时期由母亲亲自照顾,孩子便会有如在母亲子宫里同样的安全感,并对母亲形成安全依恋。
0-3岁的孩子若缺乏母亲的照顾,没能形成对母亲的依恋,孩子就会缺乏安全感、性格要么特别安静至孤僻、要么特别暴躁至狂燥,呈两种极端;
同时人也容易不自信,这种不自信,通常通过人际逃避、或人际攻击来实现。
同时母亲若想弥补,则需要花上成倍的精力才能略见成效,可谓事倍功半;而且若方法错了、耐心不够,则更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弥补。
在孩子4—12岁的阶段,爸爸要更多的参与到教育与陪伴中来,给孩子建立基于力量与视野的安全感。
这个时期爸爸的陪伴,会让孩子变得有力量感、自信、开朗和不畏强势的人。
这个时候,若缺少爸爸的陪伴与榜样,男孩子则会缺乏勇气,会害怕强权,要么胆小怯懦、要么欺软怕硬;
而女孩子则缺乏力量的榜样,同时自我个体识识开始形成,所以形成自己独特的力量感,个性会非常独立,害怕给别人添麻烦、从而不敢提要求;而为了保护自己,慢慢会长成我们所说的女汉子模样,而在成年后,也会有异性交往障碍。
在孩子12岁以后,女孩子的教育以妈妈为主,爸爸为辅;男孩子的教育以爸爸为主,妈妈为辅;我们更强调共同参与。
这样的分工,以强化孩子的性别意识与性别教育,给他(她)们建立性别榜样。
12岁的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身体与心理都处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孩子,介于少年与青年的过渡阶段,自主意识极度发展,生活经验却又无法对自主意识给予足够的支撑,所以特别需要同性别家长给予代入式的同理心理解,而后赋予孩子成长的经验,让他的能力与心智,逐渐与高速发展的自我意识相匹配。
这时候没有父母的陪半与引导,受坏朋友影响、误入歧途的机率远远大于有父母陪伴和引导的孩子;
又由于普通母亲的理性思维能力大多弱于男性、看问题的角度也多与男性不同,若有这时候由母亲来教育男孩子,则会造成男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弱化、看问题的视野局限,甚至会造成男孩子的娘娘腔。
而父亲相对于母亲,个性相对粗放,与男孩子能一拍即合,却不能很好的理解女孩子在青春期的细腻诉求,若这个时期的女孩子若由父亲来教,那么成长为女汉子的机率则非常大。
当然,若教育得当,这样的女孩子的视野与格局,也不同于一般的女孩子,会更大气。
6
在科学的指引下,选择适合自己家庭的陪伴方式
以上的教育分工,是大多数正常家庭可以参考的一个方式,但并不代表不是这样长大的孩子,一定会有偏差、一定不优秀----
非常正家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两个极端----特别优秀、或者特别堕落。
而我们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孩子先成人、再成才----所以,在不知道他是会优秀还是堕落的时候,我们努力创造适合他成长的环境,让他成长成为一个普通的、幸福感强的人。
社会是多元化的,人的个性也是各种各样,不一而足。
因为不同成长环境、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气质教育出来了各种不同的孩子,后来在社会上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组成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团体。
所以,我个人鼓励父母亲自带孩子,同时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调整父母教育的分工,但尽量鼓励双方都更多的参与,在自己能力所及、知识所及的范围内,给孩子更适合他的教育。
PS:
童年对一个人有多重要的影响,已有诸多理论说明;
在我们孩子的身上,我们该利用这种影响的力量,帮助他成为一个更容易有幸福感的人;
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更该利用这已经形成的影响,让某些缺陷变成优势。
比如:我在文中提到的朋友,不自信的个性,让她做任何事都小心冀冀,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因此失去很多机会;
但正是因为她的不自信、没有安全感、容易焦虑,所以她对待自己的工作,用尽乎完美苛刻的标准,因而在工作中取得很多成绩。
同时,因为她不自信,所以不张扬,待人温和有礼、所以在人际交往上虽然被动,却仍有足够多喜爱她的朋友。
所以,没有一种事情是绝对的,我们要做的就是把握好现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给孩子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