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Reading,阅读一个图书片段)
节选自《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
原文链接: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4994225/?type=like
先动脑思考一下,你愿意与什么样的人成为朋友?从幼儿园开始,每个人就都已经有一些选择朋友的原则——尽管并不自知。事实上,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必然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某种依附关系。观察一下,就可以看到事实:幼儿园里玩具多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当作朋友。那么,玩具最多的孩子朋友最多么?答案并非肯定。在他的心目中,与所有成年人一样,朋友被划分为“真正的朋友”和“一般的朋友”。以下我们姑且把那个玩具最多的孩子叫做“小强”。
当时我很好奇。耐心等待小强告诉我谁是他“真正的朋友”。最终,他告诉我,真正的朋友只有两个。其中一个是男孩,另外一个是女孩。那我就问他,“为什么你认为那男孩是你真正的朋友?” 小强一秒钟都没犹豫,告诉我说,“他从来都不抢我的玩具,他跟我换。”……刚才小强说他那个“真正的朋友”从来都不“抢”他的玩具,而是“换”。注意这两个词。
所有的人都喜欢并重视甚至偏爱一种交换,“公平交换”。小强也许并没有意识到,他所拥有的玩具数量,使得他从概率角度出发很难遇到“公平交换”,因为绝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少玩具,甚至干脆没有玩具,所以,那些孩子实际上没有机会,也没有能力与他进行“公平交换”。对他来讲,不公平的交换,等同于 “抢”,没有人喜欢“被抢”。而与他“换”的那个男孩,让小强感受到公平。小强也有自己想要的但是却不拥有的,所以,他也去“换”而不会去“抢,”因为他自己就不喜欢“被抢”。
某种意义上,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交换关系”。可是,如果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就更可能变成 “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对方的负担。这样的时候,所谓的“友谊”就会慢慢无疾而终。也有持续下去的时候,但更可能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便实现“公平”。
I:(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知识)
作者采访了一个幼儿园里拥有许多玩具的小朋友,问出了他的心声,在他认为真正的朋友从来不抢他的玩具,而是跟他换玩具。从小人们就喜欢公平交换,而不喜欢一直单向地被索取。所谓的友谊,其实也是一种依附和交换关系,建立在价值互换、资源互通、情感交流的基础上。《影响力》一书中有互惠原则,与此处的“交换”相似。
A1:(Appropriation1,描述自己的相关经验)
在大学结识了一个很好的哥儿们,他初识我时觉得我很难相处,跟自己寝室的人打成一片,经常跟寝室的人组织各种活动,当然很多时候费用都是他出的。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跟他们一起出去玩,事后我回请他作为感谢。自此之后他有活动会叫我,我有活动也会叫他,我跟他关系日益紧密。后来跟他交流结识的历程,他说他寝室的人把他的热情和付出当成理所当然,而我不一样,会适时以帮忙、请吃饭等其他方式回报于他,让他觉得舒坦。如果说互相请吃饭是资源的互换的话,后期还有其他互换,他专业精通,我混迹学生会社团有点认识的人,互相请教,这是资讯的互换;交流情感的问题,这是情感的交流,凡此种种,正好应证了所谓的友谊只不过是一种“交换关系”。
A2:(Appropriation2,以后我怎么应用)
今后要做的是,先提升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再慢慢和他人互动,别人看到你的能力和价值自然会跟你互动,发生链接,没办法,这世界就是那么的现实。同时告诫自己,在自己还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遇到愿意帮我的,应该庆幸和感恩;遇到别人对自己的请求表示无动于衷的,也应表示坦然,毕竟当自己没有资本、没有能力、没有价值、没有筹码跟别人进行交换的时候,别人做出的付出的举动,真的挺冒险的。打造人脉不如打造自己,继续学习,继续把已了解到的知识体系付诸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