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意识中是否潜藏着智慧?
在抑郁症病人中,弗洛伊德发现,很多病人潜意识里,有着某种无意识的被压抑的欲望和愤怒。消极的情感不断集聚,使得他们患上了心理疾病。所以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领域是心理疾病的根源,是“危险地带”,如同深埋在心灵深处的恶魔。
后来,荣格创造出了“潜意识的智慧”这一名词。创立了“集体无意识理论”:荣格他曾说过:
我一直认为,生命就像是一种植物,依赖地下的根系供給养分。真正的生命隐藏在根系里。我们看到的地面以上的部分只能存活一个夏季,然后会归于枯萎——它的生命何其短暂!生命和文明永远更迭交替,这使我们感到一切都是一场虚空。但是,我也始终有这样的感觉:在永不停歇的变化之中,总有一种东西存活在我们脚下,我们只看到花开花落.而生命的树根却岿(kuī)然不动,万古长青。
根据集体无意识理论来看,无意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浅层次、个体化的“个人无意识”
一种是:深层次、属于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的起源也可以用人体的进货来说明和解释,它的进化也会随着大脑的进化而进化。告诉我们:我们的智慧来自于继承。
而《少有人走的路》作者认为:
我们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个极为亲密的上帝,亲密到他甚至是属于我们自身的部分。要获得神的恩典,我们就必须见到上帝。最接近上帝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心灵。想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就应经常自我反思。上帝与我们的界面,相当于潜意识与意识的界面,简而言之,我们的潜意识就是上帝, 我们内心的上帝。我们是上帝的一部分,上帝一直与我们同在,包括现在和未来。
斯科特·派克认为:意识是心理精神病理学探讨的重心,所有的心理疾病,是意识出了问题所致---意识抗拒潜意识智慧的结果:意识患了疾病,潜意识想对其进行治疗,意识就会与之发生冲突。心理疾病的起因,就是意识背离“上帝”意志的结果。所谓上帝,就是“集体潜意识”。意识则属于个体、个体潜意识属于两者的界面———上帝的意志与个人的意志较量的战场。
潜意识中到底潜藏着怎样的智慧?
为在这个残酷的世界上获得生存,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人人都戴上了面具。意识塑造的自我,与潜意识塑造的自我,有时相差甚远。意识思维的能力终归有限,再怎么想隐瞒、欺骗,还是欺骗不了自己。因为潜意识总是会看清真相。所谓心智的成熟,意味着聆听心灵,让意识接近真实。所以潜意识的智慧是“诚实”,让你成为更加“真实的自己”。
可能有的人小伙伴会说:不对吧,潜意识应该是一粒种子,创造的源泉。我同意这样的说法,引用诗人席勒对一位抱怨自己缺乏创作力的朋友的回答:
"就我看来,你之所以会有这种抱怨,完全归咎于你的理智加在你的想象力之上的限制,这儿我将提出一份观察,并举一譬喻来说明:如果理智对那已经涌入大门的意念,仍要作太严格的检查,那便扼杀了心灵创作的一面。也许就单一个意念而言,它可能毫无意义,甚至极端荒唐的,但跟随着而来的几个意念,却可能是很有价值的。也许,虽然几个意念都是一样的荒谬,但合在一起,却成了 一个甚具意义的联系。理智其实并无法批判所有意念,除非它能先把所有涌现心头的意念一一保留,然后再统筹作一比较批判,就我看来,一个充满创作力的心灵,是能把理智由大门的警卫哨撤回来,好让所有意念自由地,毫无限制地涌人,而后再就整体作一检査。悠的那份可贵的批制力 (或者你自己要称他作什么),就因力无法容忍所有创造者心灵的那股短暂的纷乱,而扼杀了灵感的泉涌。这份容忍功夫的深浅,也就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与一般梦者的分野。因此,你之所以发现毫无灵感,实在都是因为你对自己的意念批判得太早、太严格。
不加批判的自我观察,是激发灵感的方式,同样的,不加批判的自我观察,也是一种对自我的“诚实”(推荐另一篇小文:对意识vs潜意识的介绍《一对好基友》)
潜意识的特点
1.内心隐藏的欲望不等同于潜意识:举一个极端的例子,无限制地追求美食、性甚至是毒品,这种直接追求生理上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欲望不等同于潜意识。
2.潜意识是一种心灵的“虚象”,只有与相对应的客观事物相结合,才能成为意识中的实在。因此后天习得的经验越多,潜意识中的虚象得以呈现的机会便越多。这点也说明了行动的价值。所以发挥潜意识的智慧,并非意味着要摒弃“意识”,而是要不断去扩充“意识”的版图,让“意识”与“潜意识”范围不断接近。
合理运用潜意识的小方法
1. 与内心沟通。
一个宫殿,有一个入口,一个出口。 门口立着守卫。 不管什么感受进入了,自己都知道ta进入了,不管什么感受离开了,自己都知道ta离开了。我們既是守卫也是访客。我們既是自己的心,也是心的观察者。不用做其他事情,每天不加评判地“观察”,之后的沟通水到渠成。
例:灿灿明明“吃饱”了,却没来由的总觉得“饿”,所以不断地填塞食物,灿灿体重3个月飙升了63斤。她尝试了好多减肥方法都无功而返,最终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才解决了问题:男朋友出国读博,6年的恋情变得岌岌可危,灿灿每天都食用大量的甜食以慰籍心灵的空虚与不安。观察到了内心的恐惧,之后的一切变得简单而有效......灿灿也变得更加诚实地面对自己。
2. 言——回想一天当中自己的语言。
语言是有魔力的,能够体现你的自我期待和自我雕塑,通过分析,你就能明白自己的潜意识究竟想做些什么。
3. 行—— 觉知小训练
在你每天出门,打开门的那一刻,停下来观察自己,是先迈了左腿还是右腿。人一天当中95%的动作都是由潜意识支配的,通过对这些小动作的观察,慢慢地就能帮助观察到自己的潜意识。
人人都有潜意识,重点在于如何觉知ta,合理地运用ta。
下一篇:解梦的正确打开方式:荣格一生中的三次做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