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个问题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冲动,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你提这样问题的时候,一般来说有一个潜在的诉求,就是让原因各就各位,最好这个原因不是我的。你忘了一点——于事有补,还是无补。 你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解释问题。
当我们把自己的思维聚焦在解释问题的时候,就会渐渐丧失行动的能力。对于这样一种思维习惯,我可以分享一句听起来有点鸡汤的话:“你之外没有别人,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儿蛮不讲理,我怎么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呢?明明这个问题是对方、是客观条件造成的,怎么都归结到我的身上呢?
我们之所以说自己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是因为你能改变的往往只有你自己,周围的所有这些不可抗力,以及他人的状态你是很难改变的。而且一个结果往往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其中的一个变量出现了变化,整体就会发生明显变化,甚至是一种反转。
我们要有这样一种心态:吾性自足,不假外求——有时候,你主动改变一下你自己的状态,你的思维方式,整个世界就好像突然变了。反过来,如果你一直在苦苦思索外在的原因,他人的原因,就会逐渐变成一个僵局。而在别人看来,你就是问题的根源,如果不改,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法往前推进。
这与其说是一种事实判断,不如说是一种价值判断,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信仰。当我们抱持这种信仰,遇到事情总相信“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会比你抱持一种“他人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解决问题顺利得多。
“积极的悲观主义”是:不相信一个问题解决之后就会万事大吉,习惯性认为一个问题解决就是另外一个新问题的开始,一个阶段的结束就意味着开始了另一个新的、更复杂、更困难的阶段。“积极的悲观主义”表面上是悲观主义,但其实是一种积极的悲观主义。
“消极的乐观主义”和“积极的悲观主义”不过是框架理论的两种表现形态,关键在于照相的时候你取什么样的景。
同样一个客观事实,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去看待它,是屡战屡败,还是屡败屡战。
· 屡战屡败是“消极的乐观主义”:每一次打仗的时候都希望打胜,结果又败了。
· 屡败屡战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这场仗打输了,但是不放弃。
“积极的悲观主义”的底色是积极的,是乐观的,但是在阶段性的事情上是悲观的。
“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不是“积极的悲观主义”,而是一种常见的自我安慰,或者说得学术一点儿,是一种“因为获得不了某种价值,而对本来追逐的价值进行的诋毁。”这种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悲观的状态,因为一次偶然的吃不到而对葡萄下了一个全称判断。
我觉得罗曼·罗兰这句被引用了无数次的话,描述的就是一种“积极的悲观主义”: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wbf
遇到顺境看窗外,遇到困境看镜子,看镜子的意思就是遇到问题时要明白自己可能是一切问题的根源,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很多人己经形成了一种心理表征,在遇到任何问题时本能的反应是这不是我的问题,这与我无关,导致这样的结果都是他人的问题。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周围环境造成的。
因为不认为自己有问题,所以就不会去主动发现问题,就尚失了改善的机会。相反,如果公司里每个人都反思自己过程中的问题,则会进人正向循环,相同问题就会越来越少。
我小的时候就属于死不认错的状态,和老师顶撞,和同学关系也不好。可能是2次转学造成了环境的不好的情况下,自我的过度保护。彼时也没有什么心理学之类的书籍。在那种复杂的环境中,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加上家长属于那种如果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先打50大板的思维。所以也更要靠自己的思维不断加强。以至于很长时间总是觉得什么都是自己对的,当发生问题的时候不去看自己的毛病和习惯,要么指责别人,要么习惯性的逃避。还好在孤独的时间读了很多书,让自己对生活有更丰富的认知,这里一方面减少了孤独感,提升了眼界,但是因为多了解了些世界,变得跟容易觉得对方是浅薄的,自己是正确的。高中的时候同学说我比较清高。回看依然是井底之蛙,只是可能多爬了2层看到了稍微大点的天空。而且因此陷入自己更正确的误解之中。回看其实很多事,原本不用过得那么紧张的,如果多合作一些,会多很多朋友。曾经我就是:固执地认为都是别人错的自己简直就是顽石一块。
我们在和一个人交往刚开始的时候,总是充满了爱和耐心,矛盾往往都发生在关系比较深入之后,我们似乎忘记了当初要认识对方,想让对方成为我们的朋友的初愿。开始不断出现 “博弈”,而不是合作,这么做是因为什么呢?也许只是感性冲动,在对方容忍的程度内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和优越感,早忘记了初衷。真的有些 “不忘初衷方得始终”。不要 “but”,要 “and”。
“你是一切问题的根源”,体现了王阳明心学理论,一切客观事物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一切的情绪和心理活动都源自于内心,在《非暴力沟通》中提到过,一个人感到难受和不快时,往往会把这些不好的情绪归咎于某个人或某件事带来的影响,但其实这一切情绪都是自己内心活动带来的不好感觉,而并不是对方造成的。
乐观和悲观的取景框各不一样,因此所捕捉的事物场景信息也不一样,一旦这种思维取景框被定格,我们所有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活动都会被它所限制,你会发现自己从事的一切活动都是在为这个框架填充东西。
只有我们意识到了问题 99% 出在自己身上,修行才刚刚开始。修行就是要把那 1% 也要承担起来。当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遇到更有品质、更复杂、更高端的问题,更是为了让自己成为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