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 ,芳菲未歇,草木蓬勃。
路边繁树在短暂的绚烂花期后,不几天便绿荫浓密。晴空下,每一片饱满的新叶上都似有光在跳跃,明亮而闪耀。
微风轻拂,斑驳的树影在地上流动起来,人漫步于树荫下,明明灭灭的光打在身上,恍惚间有一种在光阴中穿梭的错觉。
不远处的学校里传来小学生们儿童节的合唱声,依稀是传唱了数十年的童谣,让人不禁感叹时光如白驹过隙。
对于第一批80后的我们来说,40岁的半程路标已赫然高耸在不远的前方。
自此,人生历程的上卷临近尾声,下卷即将徐徐展开。
倏忽半生,虽是微不足道的个体,此刻也难免让人掩卷沉思,要如何回望过去,过好当下,迎接未来?
早在新年伊始,便有一了种紧迫感,马上就要40岁了,过往被生活的洪流裹挟太过行色匆匆,总觉得要认真地做些什么,给自己一些交代。驻足好好检视一下生活,整顿一下行装,再深深地吸一口气,充满仪式感地去扣响40岁的大门,打起精神继续面对未来的旅程。
所思所行梳理记录下来,待40岁整时再来检阅:
一、心态从容,步履坚定
世易时移,40早已不是中老年的代表,不用在潜意识里赋予太多的特殊意义和限制,更不必伤春悲秋。
世卫组织提出过年龄的划分标准:
小于44岁的,都称为青年人;
45-59之间称之为中年人;
60-74岁之间称之为年轻的老年人;
75岁以上称之为老年人;
90岁以上那就是长寿老人了
所以我们还是青年人。只要保持好开放心态和成长思维,做好身体健康管理,年龄也只是一个数字。
只要我们不自弃,生活和时代就不会拋弃我们。看看各种圈层,从40+到80+活得精彩的人不计其数,人生可以在任何一个年龄启程,平凡人也可以用心把生活过得活色生香。
眼睛里有没有光,整个人还有没有朝气和神采,取决于心理能量和身体年龄,而不是单纯的数字年龄。
但毕竟40岁,人生过半,也代表不再像年轻人那样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我们可以出牌的机会并不是无限多了,时间更加宝贵,而且客观说路不会更好走,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家庭的负担都日益沉重,体能和精力却在下滑。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所以要更加注重时间投入回报率了。
二、最大的成功首先是健康地活着
村上春树说:“肉体 才是人的神殿,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
在我们为了不断拥有更多的物质、更大的房子而奋斗时,不要忘了我们的身体才是盛放自我意识和灵魂的容器。身体到了下坡的年龄,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维持健康的平衡。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每3到5年,就设定一个学习主题,来体验更多维丰富的人生。于普通人再拉长一些,网上也有7年就是一辈子的流行说法。
这种理念像每个新年又可以把flag重新立一遍那样让人自我安慰并充满希望。但不容忽视的是,实现人生一切可能性的前提,就是尽量延长你在人生这个大游乐场的体验时间。
所以今年终于下决心将健康管理摆在了第一位,净化饮食,坚持运动,开始了一次培养健康生活习惯的百日打卡。
到现在已经接近两个月,身体日渐轻盈,精力明显改善,体能渐长。口味也得到了改变,曾经嗜甜如命,现在味蕾已喜欢上了真正清爽的食物,也学会了很多超简单的快手营养餐。
当建立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后 ,减肥只是所有受益中最后的副产品,不到两个月减去了十斤体重。
最大的收获是,人生首次从曾最厌恶逃避的运动中感受到了乐趣。在咬牙坚持多跑那一圈时,在做到原来认为自己绝不可能做到的动作时,感受到身体也有了一点点力量,不似以前一身烂泥般的沉重感,心态也渐渐变得轻松明朗起来:原来,即使像我这样,也可以;原来,我还可以。
这些时刻,宛如划过眼前的点点荧光,把生活重新点亮。潜移默化改变了生活方方面面的底色。
当然,身体还远没有达到标准的水平,但是好的开始已经让人尝到甜头,继续坚持下去已是无需自律而是充满期待的事了。
回想以前,有时候心理的疲惫和消极,可能只是因为身体太疲倦了,重新掌控身体,也是重新掌控生活的起点。
三、回顾来时路,把散落各处的珍珠采撷珍藏
作为仪式感的一部分,五月回了一趟阔别十年的故乡。把从小到大走过的路又重新走了一遍,也是想带孩子看看妈妈从小长大的地方。
满怀期待去追寻以前的足迹,然而盼望中的久别重逢却并未发生。
牵念已久的故乡老宅、院门外奶奶讲故事的大槐树、每天上学走过的小桥、曾经发现鸟窝的那片菜地、小学和初中的旧校舍...全都一一毫无踪迹。
连逃学时光脚去抓鱼的清澈小河,也已干涸消失,化作了记忆深处的琥珀川。
唯一庆幸的是,年少时代曾珍视过的物品,都在高考后细心整理收藏,放在一个大纸箱里。
此次回去从角落搬出布满灰尘的旧纸箱,取出那些铁盒里的儿时宝物,一本本日记、厚厚的手写的信笺,一一翻开,笔迹依然清晰,过往的欢声笑语鲜活地浮现眼前。一件件旧物,串联起了整个少年时代。
所以此刻的自己,感谢二十多年前的自己,在时光胶囊里给自己留了这么多宝贵的礼物。也决定把它们再好好整理珍藏,留给未来。
为什么要回望过去呢,不是只有老人才怀旧吗? 不见得。
此次回乡最为感慨事物消失得比我们预期得快。趁物品还在,记忆还清晰,能拍照记录的全部拍照,整理收藏。不然等真的垂垂老矣时,面对毫无痕迹的过往,记忆的海洋拥挤模糊却找不到入口,定会更加茫然,感慨满腔思绪已无处寄托。而这片刻的驻足回顾,就是把那些曾被点亮的鲜活的日子深深刻录。
除了复刻回忆,回望过去的另一个意义,是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自己。
对每个人而言,你是你经历过的一切,你的情绪,你的思考,你读过的书,你走过的路,你的家人朋友,你的困顿和坚守,你的迷茫和通透....甚至你写下的字,画过的画,拍下的照片,犹如一片片拼图,点点滴滴造就了今天的你。
细品过去的种种,你也会发现一些蛛丝马迹,使你成为今天的自己。例如原来少年时就曾喜欢用笔来表达所想,喜欢乱涂乱画。近几年的喜好竟不是偶遇,而是久别重逢,是年少时就无意洒下的种子。虽然水平粗拙,但只要喜欢做,对自己就是一种放松和滋养。
浏览过去,也许还能意外发现儿时深埋在日记本里的梦想,重新审视,有机会以后或许再满足一下也未尝不可。
回顾之后,把过去的高光时刻收集,提炼出那些温暖和力量,犹如完成了一个仪式。然后与过去好好地告别,合上回忆。把目光笃定投向前路时,感觉自己已有细微的不同。
正如“半生柳色半生笛”,前半生的美丽的柳色纵然已渐行渐远,那风景和经历却已化作一支柳笛在手,伴你且歌且行。
四、思考一下未来
虽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可即使是渺小的普通人,仅有的此生也觉得宝贵,如果庸常地昏沉度过,还是会有些不甘,总想多一些体验。在螳臂之力内,也想让人生多值回一些票价。
面对即将翻开的下半生,也曾苦苦求索,如何才能明白通透地活,也曾在书中寻访那些不同时代充满智慧的作者,寻找答案
查理芒格推崇的先哲西赛罗说,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晚年的最佳保护铠甲是一段在它之前被悉心度过的生活。
法国文豪司汤达说,活过,爱过,写过。
冯唐说,用好自己这块料,活出更多人样。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说,88岁的自己,活得比任何一位同龄的老人都开心。他之所以在88岁还充满活力,是因为他热爱他所作的事情。最重要的投资,是投资自己的人生,选择做与本我最契合的事。
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是一生的旅程。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追求,愿都能得偿所愿,旅程即回报。
人到中年,往往被很多焦虑绑架,国际经济形势,中年下岗危机,996和KPI,AI的岗位替代...未来似乎总是波诡云谲。
世界本来就充满不确定性,古代猴子下树直立行走,原始人走出山洞,面对的都是危机四伏的新天地,但正因为他们的勇敢探索,才有了我们人类的今天。这些品质,已深刻在我们基因里,所以不必害怕变化。
科技发展和行业变革周期越来越短,面对变化,要反脆弱,也不能手无寸铁。只有不停前行,保持学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件或一组兵器,武装好自己。
移步换景,现在的担忧将来也可能不复存在。一些变化看似惊天骇浪,到眼前可能只是轻抚你脚丫的温暖潮水...
关于人生的需求,最出名的是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这阶梯并不是必须一步一个台阶通关式前进的,走法可以多种多样。
王小波说,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
如果总用专业的眼光来要求和评判,人生会少很多乐趣。享受爱好不应该有门槛,毕竟,人生一切皆是一场体验的旅程。
所以未来,在业余时间里,想更多地记录,让生活的印迹更深刻清晰。
其实无论写字、拍照、还是画画,本质上都是的一种表达。开辟一个公众号,就是给自己一片精神的自留地。想来想去,起了时光多棱镜这个名字,光穿过它,会折射出不同的色彩。就如同时光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投下了五彩斑斓的印记,造就了我们每个人精彩各异的人生。
起笔于39岁生日
后记:
生日是在六一儿童节的前几天,所以每年岁月催人老的矫情都完全被孩子们的欢乐气氛所取代。
生日这天也是典型的中年妇女日常:
下班飞奔去接孩子上钢琴课后,一起去寿司店偷得片刻安宁,放松享用了三文鱼和咖啡布丁。超市购物后赶回家本奢望趁孩子没有作业,晚上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把去年生日时没完成的小画画完,也想把满腹纷乱的思绪梳理写下,作为给自己的39岁生日礼物。
结果刚进家门就发现孩子塞到我包里的酸奶破了,流了一包,赶紧清理。然后洗衣间从来没关过的门又被孩子不小心反锁,翻箱倒柜找到一大串几十把的钥匙,难道要一把一把地试么?OH,What a day!
没想到第一把钥匙就把门打开了,还不赖!
一番忙碌后孩子睡下,夜深人静终于能端坐书桌前,打开台灯,睡意却也来袭 ,只能先写下几行字。
起身看看甜睡中的孩子,忽然想这不就是平凡生活中的岁月静好么?
六一节附上一张充满少年气的图,祝所有童心不灭的大孩子们元气满满去生活。
一同奔赴中年的朋友们,欢迎在留言处留下你的所想所感,我们相伴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