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电影之前,先说一个湖。西藏阿里地区有个湖泊,叫做班公湖。这个湖是狭长型的,一半属于中国领土,一半属于印度拉达克地区。几年前,我曾在这个湖边的帐篷营地住过一个月的时间。湖水很蓝。阳光猛烈而明亮。湖的对面就是印度实占区。假如没有那些挂着五星红旗的边防快艇,你只要划着一辆小船,就能抵达另一个国度,一个充满神秘想象的国度。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的最后一场戏,就是在班公湖的对岸拍摄的。但这不是我提起这个湖的主要原因。我想说的是,我们看待印度的眼光,就像在班公湖边,向着对岸隔湖观望,充满了好奇、不解和相互对比。我们看印度电影,也是如此。
同样由阿米尔·汗影业出品的影片《摔跤吧!爸爸》,近期在中国热映。电影口碑炸裂,豆瓣十万人评分达到9.2分。达到这个评分的商业电影寥寥无几。而这部电影也因此从第一天13%的排片率,上升到27%,并缓慢而坚定地向着票房冠军的宝座前进。
从电影本身来看,也的确是一部好电影。叙事节奏非常流畅,画面和音效都无可挑剔。情绪渲染很节制,但效果很好。在影院里,观众的情绪从一开始就被牢牢抓住,笑点和泪点都能戳中人心。
摔跤是比较冷门的运动项目。但是在影片中,摔跤场面拍得非常有冲击力,被很多人称为今最“燃”的电影。这使得印度电影人的专业和敬业精神受人尊敬。故事本身也很精彩。随着吉塔拿到英联邦运动会55公斤级的摔跤冠军,观众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好的商业片就应该是这样,它让你得到你想要得到的东西:感动、激情、愉快的观影体验,以及走出影院后的回味。
但是,对电影的观感和评论,很快就超出了电影本身,延伸到更广泛的话题上。随着《摔跤吧!爸爸》的持续发酵,印度社会的女性地位,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关注。还从来没见过我国人民对于另一个国家的女性如此关心。
有人认为,这是一部充满了“父权”气息的电影:女儿在父亲的权威之下,毫无自我选择的权力,被“逼”拿到了冠军。
我们得承认,最初吉塔和巴比塔开始练习摔跤,的确是出于父亲的意志。我以为这个设定是合理且必须的。试想一下,在二十年前一个传统保守的印度旁遮普邦村庄里,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强势和偏执的父亲,怎么能够凭空诞生两个女摔跤选手呢?如果这个父亲不是偏执狂,如果不是他连生了四个女儿,这个故事就不能成立。
但是故事发展到后半段,女儿已经脱离了父亲的权威,有了自己的选择。特别是已经进入国家体育中心训练的吉塔,把渐渐年老体衰的父亲摔倒在地之后,象征着父权也被放倒了。在影片最后,英联邦运动会的决赛中,父亲是缺席的,而这也意味着吉塔真正的独立和对自我的超越。
打破传统,破旧立新,是需要力量的。这股力量,前半段是父亲的偏执,后半段,是个人的抉择。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给人带来励志和感动的原因。
从这部电影的制作水准,到故事的社会意义,都可以说是佳作。而中国观众看这样的电影,会多出一层意味,那就是关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对比。虽然只是电影,但反映出来的是整个文化产业的状况,甚至涉及到文化体制的问题。那么,中国观众热捧印度电影,是否也包含着对国产电影的失落情绪?
在中国电影受困于体制和野蛮商业化的时候,印度电影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印度人可以在他们制作精良的商业电影里表达对体制、宗教和社会的反思,在中国,这仍然是禁区和空白地带。
相信你也感觉到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国家,近年来经常被放在一起比较。甚至有人提出所谓的“龙象之争”。两个亚洲超级大国,不仅有复杂的地缘关系(一个湖还要分两半),还是仅有的两个超十亿人口的国家。
到现在,我们对于印度这个邻居,仍然还是处于“隔湖相望”的状态。两个国家之间有着漫长的边界线,有着相似的近现代的遭遇,都在努力摆脱过去向前发展,却彼此都并不真正了解对方。由于大众媒体的误导,我们会以为印度就是新闻里报导的那样。但其实并不。《摔跤吧!爸爸》里面,父亲为了女儿拿金牌的梦想,不仅让她们挑战社会传统,甚至挑战宗教,让她们从素食改为吃肉(煮鸡肉的还是她们的表哥,是个男的)。当父亲问吉塔,你是想拿金牌还是只想混一个奖牌时,吉塔的回答是,金牌。
所以,我相信印度绝对不是满足于传统保守和平庸落后的国家。这样的一部电影,不仅让我们意识到电影产业的差距,也看到印度社会的精神面貌和心理诉求。惯于自大、嘲笑隔壁阿三的那部分人,现在恐怕也要谨慎一点了。一部优秀而成功的电影,能够带来多少能量,我们并不知道。但至少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对手面前,我们应该学会谦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