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读完了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对于苏轼有了几个新的认知,还有一个问题萦绕耳边。
以前就知道他是宋朝的大诗人,留下有好多诗词曲赋,而且还知道一些《明月几时有》《赤壁赋》这样的在学校课本上的。
以前就知道几次被贬,但是具体贬谪经过模糊不清。
以前就知道他乐观豁达,喜欢美食,东坡肉,东坡肘子都是苏东坡的发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以前就知道“苏堤春晓”,西湖的苏堤是苏轼的杰作,“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赞美西湖的美。
读完《苏东坡传》,对苏轼有了更多的了解喜爱。
对他喜爱主要是因为三点。
一是他爱民如子,经常用实际行动来帮助和带领人民解决实际问题和麻烦。
因为王安石变法,全国百姓深受其苦,苏轼用他的诗词表达不满,还用实际行动来帮助人民,在杭州兴修水利,以利民时;创办“安乐坊”据说是全国第一所公立医院。
不惜与朝廷及浙西邻省官员意见相左,以“虽千万人吾往矣”的精神,只身展开救济饥谨的工作。
二是他的诗词歌赋和绘画书法等艺术成就,还有他豁达自由的精神以及在诗词里的呈现。
他书写并没有提前准备,而是随情感如行云流水般,随缘且行且止。
比如有一首词他和友人互通往来,写了四次,每一首开头如下。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
兽在薮,鱼在湖,一入池槛归期无。
东望海,西望湖,山平水远细欲无。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
第三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最最喜欢,大约也是人们喜欢苏轼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尝遍人生疾苦,还乐观的生活,每贬一处,都认真生活。
他认知吃,认真研究吃,这一点不用再多说。
他被贬黄州,官俸微薄,生计艰难,糊口靠开荒,住房也要自己造。他建成雪堂,“雪堂”承载着他的诗意与梦想。
雪堂落成之时,他尊重现实,向不完美妥协,却并未就此沉沦,而是在有限性中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化腐朽为神奇。
这种观念又随着居处地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十四年后,苏轼在另一个被贬谪的地方惠州买地筑宅,白鹤峰新居。
这座宅院有房二十间,正厅是“德有邻堂”,书斋名“思无邪”。从命名上看,丝毫不见谪居者的愁苦情绪,也没有暂时寄居的潦草和敷衍。
三个多月后,苏轼再次被贬,不得不告别新居,来到海南。这里“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苏轼只得在城南桄榔林买地建房,新居就叫桄榔庵。
这里狭隘低湿,没有了雪堂的纯洁,也没有了白鹤峰新居的闳敞,苏轼却安之若素,“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他自称“以无何有之乡为家,虽在海外,未尝不归云尔”。
他学习陶渊明,学习佛法,练习瑜伽,应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在心里安了家。
他用一生建造了一所无形的房子,安放诗人那寂寞的心灵,以乐观豁达度过人生疾苦。
还有两个问题,一个我觉得自己能够解答,另外一个请求过路的友友,能指点一二。
一个是,苏东坡多次被贬,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但是弟弟苏辙性格不同,为了救助哥哥曾经官至宰相。
而且几度在自己一家人艰难度日的情况下,还收留照顾哥哥的家眷,嫂嫂和孩子们,妥妥的“扶哥魔”,弟弟苏子由为了营救哥哥曾经官至宰相。
苏轼对弟弟的情感也是千古难有的,许多人想不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写给弟弟的。
这一点可以从兄弟俩从小一起生活学习,形影不离,还有父亲给去的名字,苏轼苏辙,也能看出父母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
另外一个问题,可是说是有苏轼想到的,但是不是关于苏轼的,就是他的政敌王安石。
尽管苏东坡无意与政治,但是还是被政治生活搞的颠沛流离。其中跟重要的是因就是王安石变法。
我的问题来了,就是王安石变法,不仅朝中许多人,甚至是大部分人反对,关键是人民深受其苦,为什么他会如此执拗,不顾一切的督促皇帝变法?
他作为一国宰相,不修边幅,长期不洗澡,没有为自己谋什么利益,他被人称作“拗相公”。
他自己的儿子,王雱患有精神病,王安石把儿媳嫁出去,儿子最后因为思念自己的儿子和妻子,最终疯掉了,死的时候三十三岁。
我好想有更多对与王安石的了解,让我知道从家庭教育的和原生家庭的角度来看,王安石为什么那么正直无私,有为什么那么执拗,他又是如何把儿子培养成那样的?
有哪位友友可以帮忙解答下我的这个疑问吗?谢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