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茅盾的《子夜》这部作品的成功之处不仅是作者塑造了吴荪甫这个典型人物,更主要是描写了吴太爷的死。
吴太爷是吴荪甫的父亲,原是安居在乡下,刚被儿子接到上海就突然死去,简直是“不可思议”,而且,其葬丧之事引起了一系列吊丧滑稽人的“谈论”,是全书的焦点所在,反映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矛盾。
吴太爷是旧中国旧社会的化身,《太上感应篇》是他的命根子,满脑子是因果报应,封建迷信守旧,因而看不惯儿子的“离经叛道”,不满儿媳、女儿的“袒胸露臂”、“洋式气味”。正如书中所说的“古老的僵尸”在乡下幽暗的“坟墓”不会风化,但忽然被抬了出来,到了现代大都市的上海,脆弱的神经受不起轻微的刺激,自然片刻就被“风化”而死去。吴太爷的死,标志着父子的冲突中“子”一一吴荪甫的胜利。吴荪甫是时代的宿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企图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先进人物。那么,吴太爷的死意味着社会变革时期的复杂多变,最终是人民群众觉悟到旧社会的伦理道德是行不通的,需寻找新的出路。于是揭开了三十年代初期革命深入发展、星火燎原的中国社会面貌。
其次,由于吴太爷的死,吊丧场面的描写,也概括性地勾勒了当时社会各样各式人物的嘴脸,反映了他们的追求、生活、矛盾。典型人物的性格是典型环境所造成,这就反映了三十年代旧中国的社会面貌。众人的生动谈论反映了各人的兴趣,也勾勒出各人的性格。从吃了金贵银贱的亏,中国人不爱用国货,“公债的升跃”到“死的跳舞”等,都是时代的宿影。
总之,吴老太爷的死是有象征意义的,是《子夜》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