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第一篇】
内部视角效应
因为当我们判断别人的时候,会正确地使用“外部视角”——比如参考 历史数据,但是当我们判断自己的时候,却经常陷入“内部视角”—— 忽视客观规律,只从自身出发。
1.把自己当做别人来预测
2.减少“控制错觉”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产生了“控制错觉”——幻想相同的事情到了自己这里会有不同,就会想当然地提高对成功率的估计。
【我的收获】
内部视角让我只想象到自己的优势,忘了很多客观因素以及其所带来的后果,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的话就可以看到全景。切入点不是设身处地,而是旁观者,会怎么做,怎么做才可以更好。
【理性思维第二篇】
失配问题
很多被我们自以为是的评价标准,其实根本无法产生有效的评价,可悲的是,我们盲目迷信这些标准,从而经常做出错误的决策。
1. 减少偏见,思维别太懒惰
偏见是指你用一个人所属的群体特征来推测个人特征,比如通过一个人是“山东人”来推测他能喝酒,通过一个人是“女性”来推测她力量不大。
因为比起隐形的标准(比如性格、态度、行为、经历等),人在判断显性标准(比如性别、出身、家乡)等更加省力。当人不依赖这些“显性 标准”来判断的时候,就会耗费更多的脑力
2.减少对直观感觉的依赖:
不要因为“感受起来像是真的”,就去相信
失配现象(依赖了无效的评价标准)的另一个原因是:盲目相信自己的直观感受,而不是具体的逻辑关系以及证据。
3.不要相信在记忆中主动寻求证据的结果
【我的收获】
换位思考与设身处地的想法相结合会走的更远,遇事多思考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或者固有的思维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