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作文:《大伾山游记》

今年“五一”节,子女们领着我来了个周边短途游,去了浚县大伾山。我还是大约30年前到过大伾山,印象全无,只记得是个土石山,比较荒凉。今日旧地重游,感觉焕然一新。

我们先去的东山。沿着台阶慢慢走上去,路两旁的青石栏杆上,一个个小石猴千姿百态,憨态可掬。每只石猴都让游客们摸得锃光瓦亮。

一进山门,迎面石壁上“大伾山”三个大字映入眼帘。顺着哗哗的水声望去,一条瀑布飞流直下,层层叠叠,跌入潭底。顺着砖石小路向前,是几处道观佛寺,香火旺盛,烟气缭绕。游客或焚香参拜,或拍照留影。

继续登高,进入一个三层的青砖塔。狭窄的木质楼梯十分陡峭,很难攀登。好不容易登上塔顶,眼前豁然开朗,县城全景尽收眼底。

转过高塔,我们看到了大伾山最具特色的大石佛。大佛依山而建,总高八丈,却藏于七丈高的楼内,俗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称。传说当年黄河从大伾山下流过,河水经常泛滥,闹得民不聊生,是弥勒大佛发慈悲降服水妖,造福苍生。大佛附近的山崖上,现存历代摩崖石刻300多块,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走的有点累了,就到林荫小道边休息片刻。道旁坐着两位白头老妪,面前摆放着好多当地非遗特产——泥咕咕,用泥巴做成惟妙惟肖的彩色动物造型,留一个小孔可以吹响。还有些树枝编的小筐,小篓,手工细致纯朴。询问老者,一个85岁,一个81岁,俩人精神矍铄,全无老态,怎么看也不像是耄耋之年。

下山时经过一个风车长廊,各式各色的风车挂的满满的,微风一起,呼啦啦全都转起来,争先恐后,甚是壮观。

时近中午,我们到县城就餐。当地风味小吃石子馍来上两个,杂面条一碗,价廉物美,胃肠舒畅。

饭后到老县城游览,古城县衙是非去不可。县衙正堂上,正大光明匾额高悬,文房四宝整齐的排列案上,刑具囚车陈列两旁。县衙的后院还有监狱和粮仓。街道尽头靠近城门的宅子,是孔子门生端木子贡后人的翰林故居。这个传世几十代人的大家族,名人辈出,有学者有巨贾,各领风骚数百年。院落精巧别致,后花园亭台楼榭,瀑布流水,室内摆设古老讲究。

来到古城大街,干渴难耐。走进一家冷饮店,吃上一份冰淇淋,倦意全无,随即开始登上古城墙。古城楼墙体宽阔,一边是垛墙,有垛口,还有瞭望孔,一边是坚固的木桩加上铁链,墙角下是环城公园。

城墙外边就是古大运河浚县界的一段儿。河面宽阔,河水清澈,偶尔还有游船穿梭。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到了结束行程的时间,总觉得还没有看够,孩子们说这个地方不错,一年四季景色不同。有时间再来玩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浚县—我的家乡,在介绍它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个字—浚。“浚”字在其他地方都是读“jun”,意思是挖深、疏通(水道),...
    小小瞌睡虫阅读 812评论 0 0
  • 清明摘星台 一直对豫北几个小县印象不错。翻阅《河朔访古记》、《河朔古迹志》等资料,一个古建筑、金石碑...
    梦泽蒹葭阅读 1,075评论 0 10
  • 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
    okubyou阅读 158评论 0 0
  • 做了一个长长的梦,遇见两位久未谋面的朋友。 是梦,这年我大一,她大二。 更早之前的那年,我们前后桌,说好当一辈子好...
    momo_clair阅读 192评论 0 0
  • 对象关系映射 面向对象编程(OOP)会发现它在转换对象模型到实体关系表是很困难的,比如那些用在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比...
    _willing阅读 21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