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有非常多的配置项,这里只介绍一些最基础的配置,更多的配置会伴随着Redis的更深入的学习进行介绍。比如AOF和RDB的配置、慢查询日志配置、内存管理配置等等。
daemonize
是否是守护进程(no|yes),默认为no,通常设置为yes,保证redis进程能在后台启动并进行正常的日志打印。
配置示例:daemonize yes
port
Redis对外端口号,默认端口是6379,对于单机多实例通常需要进行配置
配置示例:port 6382
dir
Redis工作目录,默认redis-server
启动时会在当前目录生成或读取dump.rdb
,也就是说如果在根目录下执行redis-server ${redis.conf}
的话,读取的是根目录下的dump.rdb
,为了使redis-server
可在任意目录下正常执行和读取数据,需要修改dir为绝对路径。
配置示例:dir "/usr/local/redis/data"
需要先在redis目录下执行 mkdir data
logfile
Redis系统日志,默认没有配置,配置该项会将redis的日志打印到指定文件下
配置示例:logfile "redis-6382.log"
当启动redis时会在redis目录下自动生成该文件
requirepass
密码配置,redis在生产环境中通常都会设置密码以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在配置文件中搜索requirepass
,将 #requirepass foobared 打开注释,foobared修改为redis的密码即可
配置示例:requirepass 123456
slaveof
主从配置项,用于从服务器配置对应主服务的IP和端口号。找到配置项slaveof <masterip> <masterport>
,取消注释,将后面的 masterip 和 masterport 修改为主服务器的IP和端口号,当前这台服务器即作为从服务器使用。
配置示例:slaveof 192.168.0.102 6379
masterauth
这里提一下如果配置了主从服务器,主服务器配置了密码,那么从服务器就必须配置该项,否则无法进行正常复制。
找到表示主服务器的密码配置项#masterauth <master-password>
,取消注释,将<master-password>修改为主服务器的密码即可。
配置示例:masterauth 123456
查看配置
# 查看所有配置(key - value各占一行),redis客户端下执行
config get *
# 查看配置文件内容(去掉注释和空格)
cat redis.conf | grep -v "#" | grep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