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42天
原文阅读: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译文讲解:
孔子说:关于夏代的礼制,我能说出来,但它后代杞国留存的材料,不足以证明。关于殷代的礼制,我也能谈,但是它的后代宋国留存的材料不足以证明。留下的历史文件和贤人口传,实在太不充分了。如果充分的话,那我一定能证明它。
启发思考:
这段对话体现了孔子对于研究历史的基本态度和原则:“无征不信”。这里,先说明一个看似简单熟悉、但是其实意思有点复杂的词,“文献”。 孔子说的文献,包含两种类型,“文”是文字材料,“献”是贤人口述的材料。
对于历史的学习研究,主要材料大多数是来自于前人的文字记载和实物留存。孔子生活的时代,夏商周三代之事,就是他和弟子们经常谈论的历史内容,孔子说“夏礼”和“商礼”“吾能言之”,但夏朝的后代子孙杞国、商朝的后代子孙宋国,时隔太久,留存的资料“不足以征也”。
孔子当时所能见到的三代遗传的实物,主要是陶器、青铜器、宫殿建筑和官方收藏的文献。但证据不足,无法充分证明当时的礼制原貌和全貌是什么样的。
所谓“无征不信”,就是不管你采取什么样的观点,都要用事实证据去支持。如果没有过硬的事实证据,就没法让人信服。孔子说“吾能言之”,但这些礼仪制度,没有足够的证据,是无法令人信服的。孟子曾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样是对治学严谨的一种要求。这种“无征不信”的态度,也是儒家内部维持自身理性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
不过,在历史记录上,同样的一个事件,各种文献资料的记载往往也会出于作者编者的立场而有所选择,甚至差别很大。例如,“豫让刺杀赵无恤”的历史事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录和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记录就有很大差别。
晋阳之战失败后,智瑶被赵无恤杀死。智瑶的家臣豫让决心为智瑶复仇。豫让为了给主公智瑶复仇,三番两次、不惜花费巨大代价(毁容毁声)去刺杀赵无恤。
对于豫让来说,明知道行刺赵无恤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在他看来,行刺的过程远比行刺的结果来得重要。他想要让天下后世那些做臣子却怀有二心的人感到羞愧。
《史记·刺客列传》中豫让的形象更加丰满生动,但有一些怪力乱神的成分,如豫让 “拔剑三跃”击砍赵无恤衣服的情节。《资治通鉴》则没有选取这些内容,因为司马光的重点是要把豫让打造成人臣无二心的道德楷模。其实,豫让在服务智瑶之前,豫让曾经做过范家和中行家的家臣。所以,豫让的忠臣形象是被司马光从原始材料当中精心删改出来的。
事实上,豫让之所以坚决为智瑶复仇体现出春秋战国之际时代观念的剧变——君臣之间隐隐然呈现出了对等关系。今天,刺客豫让的故事可能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个金句。
所以,我们学习历史,一方面是要重视历史事实、历史事件本身;另一方面,也要理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在不同的记述背景下,历史事件会被不断地重新表述,历史观也会被不断地重新建构。每个时代的人们,也都是在特定的观念框架里理解历史的。
参考书目和课程
靳大成的《论语通读》
熊逸的《熊逸读透资治通鉴》
华杉讲透《大学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