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实施网课那会儿,我突然意识到当年希望足不出户就能在家上学的梦想居然成了真,不禁感叹道:那一句“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当真是一句至理名言!
一边是“停课不停学”的口号响彻半边天,一边是某钉,某通,某会议……接连沦陷。
一时间,只要提到网课,大伙们的抱怨就有如滔滔洪水般席卷而来。
我上的第一节网课是英语,记得当时选这个老师的课之前,我向选过这门课的人问:这门课好吗?
我问的这个“好”当然不是指老师课上得好不好,而是指作业多不多,检不检查笔记,能不能做一条咸鱼。
“选这个,这个老师超级好,上课很认真,作业也不多。”
我暗暗窃喜于自己的手速之快,抢到了这门课, 我想我可以“认认真真”地在这门课上划个水。
不过说起认真,我在这天上英语网课的时候便发现关于老师“认真”的这个评价真不是吹的。
她对直播软件进行一番研究,发现了能增强课堂互动性的功能——分组讨论。紧接着,整个直播课程便形成了主会场 + 分会场小组讨论的结构模式。
之后是五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老师要求每个分会场要选一个人做话题讨论结果的 report 。
我被迫进入了一个分会场,刚开始还有一两个人将麦克风打开,但毫无声响,转而便将麦克风关闭了,我几度欲语,却也没出声,于是僵持了三分钟,大家开始用聊天框来交流一二,说出自己的观点,而八个人的麦克风则全部显示关闭状态。
最后这场无声的讨论以简短的聊天对话框形式结束了,没选出谁做 report ,没有激烈的讨论,就和我被迫进来一样又被迫回到了主会场,好巧不巧的是我们小组还是第一个来作答,然而又是寂静一片,没人站出来,即使刚才大家在聊天框里都表达了自己一定的观点。
不禁陷入了一点沉思,明明在一件事面前,每个人心里都揣着对一个问题的一份答案,无论是错是对。但是大部分人好像都不愿意站出来自我表达了。
如果每个人都在课上敞开心扉的表述,那么在这堂网课上,他们之中的某一个人,可能因为一番精彩的言论而被深刻记住,可能因为一个新奇的想法而逗得全班大笑。
我记得从前的课堂氛围确有如此的,只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坦然的一种表达成了奢侈,朋友们会将自己的一些小想法特别留给某一个人的对话框里,也不会暴露在大众的眼光里。
像我刚来到大学那会儿,时不时会发点什么生活趣事在空间和朋友圈里,也经常畅游在QQ空间,朋友圈里,看大家的一些动态,总觉得这样的生活会更加有趣味一些,我可以从他们的生活点滴看到他们有趣的灵魂。
后来加的人多了,有长辈家人、同学好友、师兄师姐、学弟学妹,大家发的一些动态开始有所顾忌,要么精心编辑,要么不发。
因为沉默不出声好像就是走向成熟的一部分,而自己也到了树立起一个榜样作用的时候。
于是当你再次点进社交软件里,发现QQ空间里勤于发动态的是一些不知名姓的微博搬运工,朋友圈里多是微商广告的聚集地。
你很难再看到曾经乐于分享生活的人的最新动态,即便能看到,大约也设置了三天可见,或者很久才难得一见的动态。
前两天,朋友来问我:“你的空间也设置了三天可见啊?”
我愣了一下,想起曾经日更说说的日子,又想到设置三天可见已经很久了,好像和我没在空间更新动态一样久了。
“唉,唏嘘不已,现在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待着了,更多的在微博里晃荡。”
是了,分享生活的冲动与兴奋大约只有两种,一种是彼此都不相识的小虾米式生活分享;一种是在彼此都相熟的社交环境里互动交流。
我还记得上一次敞开心扉的分享自己观点时,还是在微博里流浪瓶式的宣泄,以及在某个私聊对话框交流中获得的认同感。
而过去那些时常迸发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在公众面前的人,有10%的可能被大多数人肯定,20%的可能被大多数人否定,70%的可能会被大家无视。
这一现象好像在网络群聊里更加明显,不是刚发出去的消息淹没在一众刷屏式的聊天中,就是独留一句话在群聊里久久没有回复,然后思考这样交流的值与不值。
这样的次数多了以后,我学会的大约是收起自己的话匣子,在答与不答之间反复斟酌,即使绝大多数时候是观望取得了胜利,或许太多关于“言多必失”的结果已经深深地印刻在我的心里。
所以,少年强烈的表达欲在消散。
成长与成熟的路上,理性思考的角度更为深刻,表达自己的时候更为谨慎,只留下最真实的话说给最好的朋友。不过我想这样也没什么不好,你既得到了理智与成熟,也收获了可以驰骋自己思想的一隅之地。
不是吗?
图片 / 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