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噬细胞

       侵入人体的细菌、病霉或异物,及人体产生的衰老、损伤细胞和坏死组织等,均需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予以清除。所以,吞噬细胞又被誉为“人体健康的卫士”。

吞噬细胞从形态上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两类。

大吞噬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占细胞总数的 3~8%,是血液中最大的细胞,直径为14~20微米左右,圆形或卵圆形。细胞内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此即溶酶体,内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非特异性酯酶和溶菌酶等。寿命可长达75天左右。

单核细胞渗出血管,进入组织和器官后,可进一步分化发育成巨噬细胞,成为机体内吞噬能力最强的细胞。巨噬细胞可以是固定不动的,也可以用变形虫样运动的方式移动。固定和游走的巨噬细胞是同一细胞的不同阶段,两者可以互变,其形态也随功能状态和所在的位置而变化。巨噬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名称不同:在肺里称“肺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里称为“小神经胶质细胞”;在骨里则称为“破骨细胞”。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和变性的细胞间质、杀伤肿瘤细胞,并参与免疫反应。

小吞噬细胞由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组成,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的50~70%,细胞呈圆形,直径10~12微米。细胞质中含有大量的细小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异性颗粒两种。前者约占颗粒总数的20%,直径 0.4微米左右。它们也是溶酶体,内含酸性水解酶和过氧化物酶等。特异性颗粒约占颗粒总数的80%,直径为0.3微米,内含碱性磷酸酶、溶菌酶等。

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变形运动能力,能吞噬、消化细菌及机体本身的坏死组织和衰老的红细胞,故有防御病菌和清除坏死组织的作用。它是机体发生急性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细菌毒素和坏死组织的产物能引起炎症反应,这些物质可使中性粒细胞发生超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集聚到细菌侵犯的部位,大量吞噬细胞,在胞质内形成吞噬体。吞噬体先后与特异性颗粒和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过氧化物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本身也死亡,形成脓球。中性粒细胞还能在无氧环境中生活并发挥作用。这具有重要意义,使它可在坏死组织中能够杀菌和清除组织碎屑。

Ps.  嗜酸、碱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较中性粒细胞略大,直径约10~15微米,占血中白细胞的1~4%。细胞圆形,内中充满较大的嗜酸性颗粒,它们是一种特殊的溶酶体,含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等。嗜酸性粒细胞能进行变形运动,吞噬物体能力弱但有选择性,对细菌和异物的吞噬不积极主动,却能迅速吞噬抗原一抗体复合物,并通过溶酶体酶的消化降解作用减轻其对组织的有害作用。嗜酸性粒细胞对组织胺和5—羟色胺有解毒作用,具有减轻诸如荨麻疹、哮喘等某些过敏反应的功能。

嗜碱性性粒细胞参与了许多形式的发炎反应,尤其是造成过敏的种类。


中性粒细胞吞噬炭疽杆菌(橘黄色)的扫描电镜照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乙肝 所属类别 : 疾病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
    和丰糖主阅读 5,382评论 0 1
  • 磷壁酸,强抗原性。G+的表面抗原,用于血清型分型G-细胞壁:肽聚糖、脂蛋白、外膜(脂质双层-细胞膜成分,上有性菌毛...
    炸鱼和薯片阅读 5,013评论 0 0
  • 今天把岛上书店读完了。这是一个跟书有关的温暖故事。书店老板A.J本和妻子妮可一起经营着艾丽丝岛上的小岛书店,无奈妻...
    Aimerart阅读 1,657评论 0 1
  • 往思絮絮从风起,中宵直到画亭西。 胡蝶曾舞风前柳,玉娥笑颦凭恣意。 细数青山蜀筝起,目极虬鸟图忘机。 雪漫是今销离...
    济慈的小夜莺阅读 936评论 0 0
  • 复旦钱文忠教授:不打不骂不罚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 敬按 黄念祖老居士说:“一切福从恭敬生,一切罪从忏悔灭。...
    每个人的孟母堂阅读 4,42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