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的,他那儿来的这么多粮食?难道敲开老百姓家的门,挨家挨户的“筹集”?我是用脚踹开门的,都没搜到粮食,他敲开的门,怎么就能找到粮食呢,按理说老百姓更应该有充足的时间把粮食藏起来!宋金刚陷入深深地思索。
其实尉迟敬德与宋金刚思考的,属同一问题,只不过他们深处两地,没有及时沟通交流,否则的话,答案会很快水落石出:人心相背。
李世民突袭尉迟恭之后,开始蛰伏,冬天来临,一切都需要休息。李世民的策略很明确:不跟你打,也不跟你闹,只是依托我平凡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跟你耗,最终耗死你!
你不是兵强马壮吗?你不是如日中天吗?好,我就等着你瘦骨嶙峋、日薄西山的那一天,没有老百姓的支持,寒风凛冽中一天天吃不上饭,兵还怎么强,马还怎么壮!
公元620年4月,在与唐军相持近五个月后,宋金刚的数十万铁甲钢拳被李世民生生耗成了“千层饼”。等待他们的,只有大葱蘸大酱——李世民的冬眠已经过去,他胃口大开,准备大吃一通。
宋金刚自己做前锋,让尉迟恭、寻相做后卫,编成1-2-1队形,开始有序撤退。
春风中的李世民一路狂追,八战八捷,对着宋金刚摧枯拉朽。
担着惊,受着怕,秦王来了,冬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在做梦的样子,恍惚间闭上了眼——对于刘武周与宋金刚来说。
但对于尉迟敬德,春天就是春天,命运开始逆转。
当刘武周与宋金刚向突厥方向一路狂奔时,尉迟敬德与寻相正在介休城中,分别拉着大唐特派员李道宗、宇文士及的手,温暖地商讨投降适宜。
对于尉迟敬德与寻相,大唐的意见很明确,既往不咎,重新来过;对于刘武周与宋金刚,突厥人的意见也很明确,哪有什么既往?谁想跟你来过!
刘武周与宋金刚到死都没相通,先前作为自己坚强后盾的突厥人,为什么会忽然翻脸,举起屠刀,杀死两个可怜人。
尉迟敬德虽然是新入职员工,但毕竟属于社会成熟人才,他到唐营一报到,便立刻被任命为右一府统军,统领一起投诚过来的八千原属下。
尉迟敬德加入了秦王府大家庭,李世民打心眼里高兴。
可有些人打心眼里不高兴,在同样吃“打架”这碗饭的武将们看来,除了身边的那位真程咬金(程咬金先前已经归顺大唐)外,半路又杀出一个能疯能打的假“程咬金”,以后立功授奖的机会必定会大大降低。都说文人相轻,其实武将们也“重”不到那儿去。
以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为代表的秦王府嫉妒者联盟,天天围着李世民敲警钟,尉迟敬德这个人不实在、不忠贞、不能委以重任,今天他背叛刘武周,明天就会反过来背叛您!
武将们希望李世民三思,可聪明的李世民心如明镜,他在充分照顾老将们感受的基础上,对“新将”尉迟敬德,准备百分之百的信任。李世民坚信,他与敬德友谊的小船,不会说翻就翻。
不过翻与不翻,取决于情,取决于势,也取决于造化。
造化经常弄人。
李世民平定了山西的叛乱以后,马不停蹄,立刻对洛阳的王世充展开攻击,此时军中有人忽然哗变——以寻相为首的原刘武周旧部在短暂投降之后,重新反叛,杀了一通人,随后逃之夭夭。
时刻准备着的“屈突通”们立刻行动,将尉迟敬德成功抓捕之后,投入大牢,大家已经先入为主,敬德虽然没有及时反叛,却极有可能延时反叛,反正对于尉迟恭来说,反叛是他唯一要走的路。
对于屈突通等人的抓人动作,李世民是否知情?
历史记载的很隐晦,李世民似乎并不知情。
军长抓了师长,司令竟然不知道,似乎不是很合理……
友谊的小船,要不要翻?李世民在思考。
不过显然,屈突通、殷开山等人已经等不及了,他们等了一个多月,李世民始终没有动作,他们只能打破僵局:“敬德初归国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絷之又久,既被猜贰,怨望必生,留之恐贻后悔,请即杀之。”
屈突通、殷开山的意思很明确,既然关押人家那么久了,绝不应该再报什么希望,应立刻杀死!
“寡人(此处自称寡人不是很合适,此时李世民还是秦王,怀疑是笔误)所见,有异于此。敬德若怀翻背之计,岂在寻相之后耶?”李世民用了一个多月时间,终于想通一件事情:以敬德的个性,如果想造反,早就去做了,不可能让寻相走在前面。
像一个明智的选择,更像一场生命的赌博。李世民说完这番话之后,将敬德从牢里放出来,直接带进自己卧室问寒问暖,还拿出不少金银。李世民希望敬德不要介意,都是些误会。当然,如果确实想走,就把这些钱带上,缘分没有,但情还在。
已经无法确认,敬德当时有没有被感动到哭,但接下来的事情表明,尉迟恭对于李世民,已经死心塌地。
交心之后的第二天,秦王拉上敬德,想去外面吹吹风、打打猎,只是因为心情愉悦。可他们不知道,危险将要降临。
李世民的高调出行,很快引起了敌方侦查兵的注意,并回报给洛阳城中的王世充。王世充激动万分,立刻组织力量,对李世民完成了战术包围。对于王世充来说,千载难逢的机会来临,如果不使劲抓住,后悔莫及。
李世民倒不是很惊慌,他一面战斗,一面寻找时机突围。可他又怎能突的出去?王世充看到了奋力挣扎中的李世民,立刻撒出“老鹰”前去擒拿。
单雄信与徐世勣曾经是瓦岗寨中的两只雄鹰,瓦岗寨被王世充踏平后,兄弟俩抹泪单飞,单雄信飞到了洛阳,徐世勣飞到了长安。因此严格意义上,单雄信是只外来的“鹰”,王世充充满信任地将单雄信撒出去擒拿李世民,对于单雄信来说,属于某种荣耀。
单雄信看到李世民就在自己的枪尖底下,抬手之间,便可以立下不朽功业,怎能不令他激动?
单雄信手抖得很厉害,他因激动而发抖,他的枪总是偏离正确路线,李世民尽管险象环生,但辗转腾挪中,似乎还有一丝生的希望。
单雄信的不住抖动,成就了尉迟散德。尉迟敬德大发神威,拼死杀近单雄信,简简单单一槊,将单雄信刺伤于马下。
王世充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在梦游一般的境界中,让尉迟敬德生生杀出条血路,保护着秦王,并与前来救援的唐军部队完美汇合。
到手的东西却顷刻间失去,王世充的情绪一落千丈,叹息着准备收兵回营,但他不知道,惹毛了尉迟敬德,是要付出代价的一一尉迟恭将秦王安顿好之后立刻回转,带领唐军杀了回马枪,王世充损失惨重。
尉迟敬德在关键的时刻做了关健的事,嘉奖自然少不了,李世民送给他一筐金银珠宝,连带一筐感恩的话。
钱是小事,对于尉迟恭来说,这也是一次彻底洗白的机会,先前唐军某些将军对他肆意抹黑,大大小小的屎盆子一个劲往他脑袋上扣,还将他投入大牢。现在临危救主,忠心可鉴,看你们还有什么话说!尉迟敬德的腰杆子,终于可以挺直。
李世民惊魂已定之后告诉众人,尉迟敬德能来到我身边,完全是天意,你们以后别再为难他了!
既然是天意,还能有什么话说?在沉默是金的当下,默默干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少去招落上天派来的人,才是正道!这是大多数秦王府人的想法。
可偏偏有人不愿走正道,甚至扬言主持“公道”:先前被刘武周打得包头鼠窜的李元吉,被父亲李渊训斥之后,来到洛阳前线,他准备跟二哥李世民学习作战经验,可他却见到了春风得意中的仇人尉迟恭。
刘武周死了,宋金刚死了,尉迟恭竟还活着,而且活得很滋润!当年要不是这三个人将他“请”出山西,他现在还在晋阳的皇帝行宫里享受呢!看着尉迟恭拿着一杆槊(一种兵器,类似枪,张飞的丈八蛇矛便是其中一种)高高在上的模样,李元吉心里的这道门槛,怎么也迈不过去。
关键是,李元吉手里的兵器,也是槊!眼看着尉迟恭一个劲“槊”个不停,挣足了面子赚足了风光,让同样使槊的李元吉情何以堪?
槊遇到槊,就得说道说道,对于尉迟德近期的高调表现,李元吉严格执行两“不”原则——不服气,不客气。
李元吉直接找二哥谈,要与尉迟恭比试武功,考虑到兵器无情,为了不至于伤到那位新来的,可以将矛头去掉,拿空杆子较量。
面子这东西,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就看给什么人,什么时候给。很显然,李元吉瞬间丢掉李氏一家辛苦经营起来的山西,导致他在唐军中的威信一落千丈,李世民更是一脸的看不起。
这种条件下,谁会给他面子?
我把矛头取下,你不用取!尉迟敬德准备让李元吉再一次颜面扫地。
李世民站在一旁,冷眼旁观。
十六岁的花李少年李元吉,是真的发了恨,动了真,曾被宋金刚、尉迟恭追的满世界跑的龌龊经历,使他受尽了折磨丢尽了脸,现在宋金刚已经死掉,尉迟恭却在二哥李世民的庇护下,活得愈加的好,看到那张趾高气扬的脸,就无端地令人生气。原本想折了矛头对攻一下,挫挫他的锐气,丢丢他的大黑脸,没想到却被告知矛头可以不摘,红线可以猛踩,李元吉立刻动了杀人的心。
李元吉左一矛右一矛地刺,尉迟恭左一下右一下地躲,李世民左一阵右一阵的笑。
看着李元吉千百次的努力全部化为灰烬,李世民其实并不想在弟弟伤口上撒盐,他问尉迟恭“夺稍(通槊)、避稍,何者难易?”
尉迟恭回答,夺稍难。
那还等什么,快夺了他的稍!
李元吉看着主仆二人肆意虐人的模样,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立刻提槊上马,在居高临下的情况下,发力猛刺。尉迟恭却不再躲避,因为他这次的目标不是躲,而是夺。尉迟恭在很短时间内,在自身毫发无损的情况下,三次夺去李元吉的槊。
李世民微笑着宣布游戏结束。一直依靠战功说话的李世民,从内到外看不起一提战功便不敢说话的李元吉。
李元吉在二哥那里得不到尊严,只能拉起大哥的手,期盼梦想中的那一天。
原本有可能使尉迟恭大栽跟头的比武闹剧,却又一次让他大放异彩,李世民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他大手一挥,让尉迟恭做了玄甲队队长。
玄甲队,军中选拔出来的特种精英、战斗模范的集合,是公鸡中的战斗机。一员黑脸猛将带着一千多黑盔黑甲的特种兵,预示着敌人黑夜的即将来临。
李世民让尉迟恭做玄甲队队长,赏识与提拔之意不言而喻,但尉迟敬德是半路出家,又是外来的和尚,短时间内便给予如此丰厚的待遇,寺内其它和尚会怎么想?
爱怎么想就怎么想!不会念经或不太会念经的人,怎能跟太会念经的人比!
屈突通也是外来的和尚(原隋朝大将,后降唐),也会念点经,却连副队长都不是。
在李世民看来,职位就那么多,当然要按照能力大小依次排序,屈突通在自己面前接连不断地挤兑尉迟恭,有破坏安定团结的嫌疑。为了保证领导集体内部和谐稳定、整齐划一,只能让同样来自远方的屈突通受点委屈,向外层空间靠一靠。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似乎印证了李世民有关人事安排的合理性——屈突通吃了败仗。
公元621年正月,屈突通与窦轨带兵巡游,与王世充突然遭遇,屈突通交战失利,幸亏尉迟恭带领玄甲军及时救援,最终反败为胜,一举歼敌六千余人,迫使王世充退守洛阳老巢。
屡战屡败的王世充最终走上了联合的道路,派自己的侄子王琬与长孙安世赶去夏都,准备与窦建德结成战地联盟。
窦建德看到大唐东进态势不减,知道王世充今天的命运,就是自己明天的劫数,对于出身寒门且文化程度较低的窦建德来说,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公元621年3月,窦建德亲率十万大军水陆并进,屯兵武牢关(即虎牢关)附近,修行宫于板渚,准备驰援洛阳。
武牢关(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北,洛阳八关之一,南面是巍巍嵩山,北面是滔滔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是洛阳东面的门户和重要关隘,与潼关一样,也是一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咽喉要地。
窦建德没有入驻武牢关,也许是他一生的痛。如果他具有战略眼光,快速进入武牢关,并依靠关隘与李世民打消耗战,最后的胜利,没准就是他的。
为什么不是抢占,而是入驻?
不用抢占,武牢关本来就是盟友王世充的,现在两家变一家,直接派人入驻,一起协防就行。
李世民得知窦建德的最新动向之后,为了避免腹背受敌,令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亲率数千精兵,星夜兼程,于3月25日,成功抢占武牢关!
稳固之后,李世民马不停蹄,次日便带着他的“四大金刚”及五百玄甲军出武牢,前去夏军大营刺探,并沿途设伏,伏兵由徐世勣、秦叔宝、程咬金统领,自己则与尉迟敬德及其它四名警卫持续张扬逼近。
巧合的是,窦建德也派一支侦查小分队出来巡游,与李世民、尉迟恭不期而遇。李世民张弓搭箭,尉迟恭立马挺槊,分别杀死数人。
其它夏军士兵见状,准备抱头鼠窜。我是秦王,你们跑将什么!李世民喊了一嗓之后,正欲追赶,却被尉迟恭一把拦住:“小敌速遁,恐大敌将至,不如暂避锋芒。”
敬德虽猛,却很现实。
有你在我身边,怕他何来!李世民豪情万丈:“吾执弓失,公执槊相随,虽百万众若我何!”
尉迟恭说得没错,窦建德得知消息之后,立刻派出五千精兵前来围剿,不过这正中李世民的下怀。
李世民游刃有余中边打边撤,将夏军引到了事先设置好的埋伏圈,一阵狂奏之后,将夏军将领殷秋、石瓒俘获,其它如鸟兽散。
窦建德虽遭到重创,但主力尚在,短暂修整之后,带领军队倾巢出动,准备将李世民一举歼灭。李世民居高远眺,没看上窦建德,却看上了他身边的一匹马。
原来在洛阳攻坚战的过程中,李世民连续损失了两匹战马(什伐赤、飒紫露),现在留在身边的,只有青骓马了,他想尽快寻找一个备份,恰巧看到窦建德身边的王琬骑着一匹青骢马,铠甲甚鲜,特别的与众不同。李世民动了心思,彼之所乘,真良马也!
敬德想要充分放飞自我,立刻主动请缨,要前去取马。
敌人千军万马,青骢马又位于核心区域,怎么取?秦王以为敬德在开玩笑,苦笑着摆手,为了一匹宝马,损失一员大将,太不值。
李世民话还未完,敬德早已带着高甑生、梁建方冲进敌方阵营。奇迹顿现,在数万夏军的围困中,尉迟恭捉住了王琬,牵起了青骢马,快乐返回。
被人找上门来欺负之后,要么变得更强大,要么变得更软弱——这完全取决于受欺负者的人生态度。
毫无疑问,窦建德是人生的弱者。夏军在强大的心里压力与残酷的现实压力之下,彻底崩溃。
这极具讽刺意味,前来驰援王世充的窦建德,竟先于王世充被俘。
李世民后来才知道,他看上的那匹马,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马的第一个任主人是隋炀帝杨广,第二任主人是杀死了杨广的宇文化及,第三任主人是杀死了宇文化及的窦建德(王琬属于暂时借用)。
作为杨广最深爱的女人,萧皇后的悲惨经历与青骢马大致相同: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都曾拥有过她。不过与马不同的是,萧皇后还曾被突厥的两位可汗拥有过。而李世民对于萧皇后,也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王世充垮掉了,窦建德亡掉了,战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