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作者
缪咏华,常年生活在巴黎,是台湾法语广播节目《博物馆时光——故宫瑰宝》的制作人兼主持人,同时也是很多经典法语作品的译者。
去年市面上有两本口碑非常不错的译作,分别是小说《哀伤的墙》和传记《杜拉斯谈杜拉斯》,都出自缪咏华之手。
关于本书
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需要我们用脚步去丈量,而《巴黎文学散步地图》是我们行走巴黎时,最适合带在身边的书。
它集中了历史、文学、艺术、地理等诸多知识,更像一本巴黎的“百科全书”。这套书分为上下两册,侧重点不同:上册主要围绕的是名人故居和文学史上的八卦;下册是对巴黎四大墓园——蒙马特墓园、蒙巴纳斯墓园、拉雪兹公墓和先贤祠的详尽介绍。
而上册,是真正有趣的文学史八卦,读懂了这些奇闻异事,你也就读懂了那些在巴黎生活过的大文豪的灵魂。
核心内容
巴黎这座城市,历史上一直是人文荟萃,跟它结缘的大文人简直数不过来。可以说这里的每条街道、每个角落,都流淌着历史的沧桑故事和文人的八卦雅趣。
从中世纪到今天,巴黎的文学和文化史上,有八个最突出的时代,它们各有自己的标志性文化人物与事件。这本书将带你,遍览每个年代里的文人墨客在巴黎留下的痕迹,让你游走在今日巴黎的同时,也在精神上能穿越到不同的时空,神交古人。
点击查看大图,保存到手机,也可以分享到朋友圈
一、中世纪
中世纪巴黎标志性的文化人物,是11世纪的哲学家兼诗人阿尔贝拉和他的女学生、情人埃洛伊兹。
这对年龄相差21岁的情侣,不容于当时的社会伦理,最终以悲剧收场,却被后世铭记,从中世纪流传至今,被称为是“中世纪最伟大的爱情”。
在两人死后,他们被合葬于巴黎拉雪兹公墓。他们的形象也被作为浮雕题材,雕刻在了花堤岸9号到11号之间的一扇大门上。
二、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时期,巴黎标志性的文人是以《随笔》闻名的作家、思想家蒙田。
虽然不是巴黎本地人,蒙田却盛赞“巴黎是法兰西的荣耀,是全世界最高尚的装饰”。而今,蒙田的雕像就塑立在巴黎索邦大学对面。
三、十七世纪
十七世纪,巴黎开始涌现出大量优秀的戏剧作家。代表性的有法国悲剧之父高乃依,之后还有更著名的莫里哀。
莫里哀的代表作有《伪君子》、《悭吝人》等等,今天还在广为流传。现在巴黎有一处“莫里哀诞生纪念地”,其实是一个将错就错的乌龙。
四、十八世纪
到了人类历史上理性思想集中发光的十八世纪,几乎所有知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大作家都住在巴黎。不管是写出了《论法的精神》的孟德斯鸠,还是被称为“法兰西思想之父”的伏尔泰,甚至是那个热衷于自我批评和自我忏悔的卢梭,还有“百科全书”派的启蒙思想家狄德罗。
五、十九世纪
“人类群星闪耀时”的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交相辉映,各自璀璨。雨果、缪塞、大仲马、小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波德莱尔、兰波、龚古尔兄弟、莫泊桑、福楼拜……这些法国文学史上的“明星”,生命中都和巴黎紧紧相连。
六、二十世纪初
进入现代性历程的法国巴黎,意识流、超现实主义、存在主义、自然主义、科幻以及迷惘的一代……一个个新的文学流派层出不穷。
傍晚拉着情人的手在塞纳河畔散步的旧巴黎已经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聚集在巴黎左岸咖啡馆和小酒馆里,一边吞云吐雾一边校对稿件、乃至一边狂饮威士忌一边狂敲打字机的作家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普鲁斯特在20世纪初,抱病隐居巴黎,写出了巨著《追忆似水年华》,成为了开启二十世纪巴黎文坛新声音的标杆性人物。
七、二十世纪二十到五十年代
在这个时期,巴黎的文化界越来越国际化,美国社会“迷惘一代”的作家占据了巴黎的文化圈。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还有《1984》的作者奥威尔,都曾在巴黎居住。此外,巴黎还云集着毕加索、马蒂斯、达利等大画家。
八、当下
今天巴黎的文化地标,当属坐落在巴黎左岸的莎士比亚书屋。全世界文艺青年来到巴黎,必不能错过的朝圣地。它最初是由美国人西尔维娅•比奇创建。
莎士比亚书屋对世界文学最大的贡献在于,1922年比奇力排众议,大胆出版了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完整版。这本书在当时被认为是淫秽的禁书,但是在比奇的坚持下,全法国都认识了乔伊斯这个旷世大师,而比奇自己也成了在法国最出名的美国女人。
金句:
1. 现在蒙田的雕像就塑立在索邦大学对面。来往的路人觉得,只要摸一摸蒙田雕像跷起来的右脚,就可以实现梦想,于是蒙田右脚的颜色尤其光亮。
2. 巴黎的这些文化名人们,在死后还炒热了巴黎的阴宅(也就是墓地)市场。
3. 大仲马和小仲马这对文坛父子,曾有二十年两不相认。在《茶花女》的戏剧公演后,小仲马给父亲拍电报说,“《茶花女》的成功,能跟您最好的作品相比。”父亲大仲马则回复,“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啊!”
4. 巴黎的意见领袖太多,自由表达意见的风气盛行,这座城市所有的咖啡馆都坐满了全世界最好的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