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及笔记时间:2016年10月26日,20:30-22:30;2小时;
阅读书本:《狡猾的情感》,作者:【以】埃亚尔·温特(译:王晓鹂);中信出版集团;P1-P270;
阅读目标:了解情感与理智是如何运作的?情感好还是理智好?
阅读方法:影像阅读、超速阅读
整书笔记及感想:
阅读1小时,笔记1小时。
本书主要阐释的是理性的情感,作者通过很多的实验分析(博弈与进化等实验)探讨了情感与理性的关系,究竟是情感制约理性,还是情感与理性实际相辅相成。结论是,看似感性的情绪有时也扮演着理性的角色,它们两者是共同作用的、相辅相成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两类决策机制:情感与理性。
其中,情感又分为自发性情感(如恐惧、悲伤、悔恨等,这一类情感可以影响自我的决策)与社会性情感(如愤怒、妒忌、共情等,这一类情感对自我和他人的决策都会产生影响)。在情感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建立承诺的能力,向自己承诺与向他人承诺。
情感的社会性反应是快速性和自动性,其中自动性又体现于情感在理性行为失效的情况下促成合作的原因。
什么样的行为是理性的?假如根据行为发生时的主要情况,某人所采取的行为为其带来的进化优势没有其他行为可比拟—该行为即是理性的。
关于合作:
作者通过无数的实验发现,有利于合作形成并最终让双方从交往中利益而归的,是简单明了的模式,而非深奥玄妙的机制。
关于公平公正:
1、怎样才算公正的标准是相对的,因文化而异。
(1)在稳定、单一的社会中,公平的标准也相对稳定,一成不变。(2)但在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与国民相互融合的多变社会中,公平的标准却是在相互了解、不断适应的过程中形成的。
2、人们会因为不公行为而感到恶心,这种机制保护我们在重复互动中免于被盘剥(从这个例子,可以了解到情感与理智是如何相互作用,相辅作用的)。
关于信任:
1、信任是人际合作的助推器,合作进而又推动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福利。
2、假如社会环境中几乎不存在信任,信任的建立或维系也就丧失了意义。在此情况下,为人自私、不可靠反而更有利于你,社会国家也或处于以下两种均衡状态之一:
(1)良性均衡,人与人相互信任,在他人面前为人可靠,善于合作,证明自己值得信任。
(2)恶性均衡,人与人互不信任,行事毫无守信可靠的觉悟,使得信任的缺失变得理所当然。(目前我们国内不正处于这种状态么?)
(我认为政府应该率先诚信,以正上梁,带领民众从恶性均衡转换到良性均衡。)
3、信任与猜疑主要受情感原则支配。但原则虽有助于我们快速决策,却因以偏概全存在误导性。此类原则往往是几次误信于人后形成的,且难以更改。(此时就需要更多的理性分析了)
4、如信任博弈所示,我们愿将自己的命运交由他人处置,这种心理可因社会条件而异。只有情感取代纯粹,符合逻辑的利己主义,这种环境才有可能实现。
关于集体情感:
1、人类对集体情感归属感的需求非常明显,乃至在抽象、无现实背景的情形中也有体现;
2、集体情感可以帮助个人提高物质利益,增加生存概率。
3、集体情感的形成往往需要有一个敌对群体扮演竞争者或威胁来源的角色。维持“己方”集体的概念需要一个“他方”集体。
4、集体情感在个人层面通常是不理性的;
理性与情感的互动的分析:
物质诱因一定可以提高人们做事的积极性,但对利他主义行为的金钱诱因可能会减少心理积极性。
所有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都是感性的;人体内的荷尔蒙平衡甚至会影响严谨的认知过程。
即便人人完全依理行事,“羊群效应”仍会产生。
几乎所有艺术体验均为认知分析和情感反应相结合的结果。
所以,情感的背后有其理性的逻辑,而理性的决策中也常常带有情感的影子。情感并非进化过程中,久远的原始时期遗留下来的残余,而是一种有效、复杂的工具,可以平衡和补充我们理性的一面。
本书中我感兴趣的几个题外话:
1、作者岳父从二战中总结出认识到的真谛:永远不要主动出头,也永远不要违抗命令。
2、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行为特征,如中国人:表现出对财产的尊重,力求不致过于慷慨,又不伤及他人利益(嘿,不就是我们的中庸之道么)。如以色列人:对个人利益极为看重,但在危难时又非常团结,个人主义与团结之间的矛盾在以色列社会中非常突出。如巴基斯坦人:在施与博弈中非常慷慨(是对互惠互利的预期),在抢夺博弈中却相当自私。
3、两个模型:
物理学模型,决定物理学的理论你假说真实与否的最终检验是支撑理论的实验数据 。
经济学研究模型—数学模型,相对艰深复杂,用数学模型来精确描述。但很多经济理论没有实验论证便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在人类行为上,用数学模型很难精确描述,这个时候便会用到物理学模型,所以物理学模型是人类行为学的精髓,经济学模型仅仅是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