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和值得怼的事物越来越少。不过沉香却是香道上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绕不过的问题怎么办?怼他!!!
好问题比好答案更重要!所以带着上述疑惑,让我们理性的进入沉香世界。
中国人玩儿的香料主要来自于植物,动物香料不超过十种,矿物香料一种——琥珀。请看大屏幕。带皮的琥珀摩擦可以闻到香味,抛的越细,越难闻到香味——受摩擦产生颗粒物大小的限制。
植物香料可以来自于植物的花、叶、果、树干、根部……前段时间大厨来家里做菜,把橙子的皮剔了一下,橙皮香气四溢。
是不是所有的树都是沉香木?植物学在树木种类上,分的非常细!包括门、纲、目、科、属、种。门下面有若干的纲,目、科、属、种亦复如是(借《心经》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文字般若用用)。沉香木的树木问题,主要说法有三。其一,瑞香科白木香属树木,才是沉香木。这个说法来源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简称华盛顿公约。这个公约的目的就是保护濒危的野生动植物(学国际法时学过,不过早就原封不动的还给老师了),简而言之就是你别砍伐我们国家的濒危树木,我也别去杀你们国家的大熊猫。其二,拟沉香属。这类树木与白木香属非常相似!当然,具体的树木问题,植物学界都未能统一。其三,樟科、大戟科等。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的出现?只要能“推出去”商业利益上就成功了。例如红木,老三样的红木是指自然氧化后会变红的小叶紫檀、大红酸枝、海南黄花梨。当然,现在的红木标准已经过七十种。在沉香木国标未出现前,对这个标准也不能说算错。
瑞香种的沉香木长什么样?这种树木可以有性繁殖,也可以无性繁殖。这种树木的特点主要有三。其一,长的快。长的快才能在热带雨林中晒到太阳。其二,好养活。生命力很旺盛。其三,木质疏松。这个特点导致了沉香木的结香可能性。
沉香木的世界分布如何?请看大屏幕。
沉香木在中国的分布如何?请看大屏幕。
从世界分布上可以看到,除了巴布亚新几内亚在澳洲,其余的产地都在亚洲。那么同为高温地区的非洲与南美洲尼?严格来说应该是至今未发现。对了,零度以下沉香树会被冻死。
沉香是如何结香的(沉香的爹妈论)?主要说法有四。其一,有“妈”就可以结香。该说法认为沉香类似于松香,自身就可以结香。不过这个说法近几十年基本上可以被确定不正确,必然有其他因素的介入(“爹”),才会结香。其二,无“爹”论。这种说法也是支持树木自行可以结香,但主要是反对微生物侵入导致结香这一说法。其三,微生物的侵入树体,以及一系列的“机缘巧合”导致结香。这是目前的主流说法。其四,专怼第三种说法的——哪个微生物导致的结香?如果不能说明哪个微生物导致的结香,那就是自行结香。很有趣,犹如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下面介绍一下微生物侵入结香说。树木的“血液”中主要包含三种物质 ——营养因子(无机盐、水份等,类似于红血球);抗体因子(类似于白血球);凝固因子(类似于血巧)。当树体受伤后,微生物(“爹”)进入树体,“吃”营养因子,并与抗体因子“作战”。微生物在“吃”营养因子的同时,也会有排泄物(“粑粑”),这些营养因子、抗体因子、微生物、微生物的“粑粑”以及凝固因子的混合体,导致了结香。目前已经可以确定了某种微生物进入沉香树可以导致结香,但不能排除其他的结香可能性,所以该观点不能怼胜其他说法。
当有机物遇到微生物,发生的变化至今无法唯一的、可控的复制,这导致了沉香的珍贵,也导致了学说的“混乱”。
总的来说,沉香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的三点。一,沉香树。二、含有特殊芳香有机物。三,一定的比例。
这个比例是多少?全析出物的百分之十。从技术角度来说,把一块儿沉香尽可能的磨碎,之后溶于四氯化碳。之后剔除木质残渣,再去掉四氯化碳的物质,叫做全析出物。
最后说几个常见的坑。一,沉香的水沉和土沉问题。前面说过了结香的问题,所以把沉香木埋土里或放水里泡着结香,是一个呵呵的说法。二,沉香是不是都沉水?前面说过了沉香的木质是很疏松的,一般是0.4至0.6。沉水要求至少达到1.0。所以大部分沉香是达不到沉水级的。因为结香的部分不可能达到整个木体,所以扣个米粒大小的结香部分演示沉水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如果有篮球大小的木体全部沉水,那就厉害了!印尼的沉香树树种密度本身就大于广东的,所以光以密度划分,也是不公平的。三,沉香木的哪儿会结香,哪儿不会?花和果肯定不会结香,年轻树木表皮因为有“血液”流动,所以有可能结香,年老树木表皮(犹如人的脚底老皮),不会结香。其余的树干、树枝、树根等,都有结香的可能。四、人工结香对树又砍又打孔什么的,是不是对树木太残忍?韭菜还割了一茬,等等再割一茬,如果说残忍,吃韭菜岂不是更残忍!为了香道的可持续发展,还是建议大家多玩儿人工的。五、自然等级的沉香,最好等级的可以达到1.几?老师所见的最高等级沉香大致1.1。所以老师大胆设想了一个1.3的最高数值。
今天暂时学习到此,期待下次的课程!
此文源自陆柏茗老师的课堂笔记,非经同意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