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勇气在困难中生长

      教室里总坐着两种学生:一种遇到难题会立刻举手求助,另一种会盯着题目咬笔头,直到眉头拧成疙瘩才肯开口。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后一种孩子眼里藏着更珍贵的东西——那是面对困难时,不愿轻易低头的倔强。而我们的教育,或许正需要守护这份倔强,让它慢慢长成直面困境的勇气与品格。

      这让我想起登山。真正的登山者不会在陡坡前转身,他们会观察岩石的纹路,寻找落脚的缝隙,哪怕摔几跤也要摸到更高处的风。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总怕孩子摔跤,忙着在他们前方铺好垫脚石,却忘了困难本身就是最好的教具。就像学走路的孩子,总得自己晃过几次重心,才能懂得如何站稳——那份在摇晃中稳住身体的力量,正是勇气的雏形。

      校园里的困难从不会缺席:解不出的方程、记不住的单词、排练时总出错的台词、竞选失败后的落寞……这些时刻,教师的角色不该是“救世主”,而应是“见证者”。不必急着给出答案,不如说一句“我相信你能找到办法”;不必忙着抚平眼泪,不妨递一张纸巾说“哭完再试试”。当孩子发现自己能跨过一道坎,那份“原来我可以”的笃定,会比任何道理都更深刻地刻进生命里。

      这或许就是教育最美的模样:我们不制造困境,却尊重困境的教育意义;我们不回避眼泪,却引导孩子在擦干眼泪后重新出发。当学生们逐渐明白,困难不是绊脚石,而是成长的年轮——每道纹路里都藏着勇气的密码,每一次跨越都在锻造更坚韧的品格,他们便会真正懂得:所谓成长,不过是带着勇气,把一个个“我不行”,走成“我做到了”。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站在他们身后,带着耐心与信任,看他们在困境中长出翅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
    凯子_6b56阅读 670评论 0 2
  • abandon, desert, forsake, leave, give up abandon :强调永远或完全...
    sunxiaohang阅读 2,562评论 0 3
  • 《翠竹的启示》 李天钰 在我家...
    熙朢阅读 556评论 0 3
  • 七律 赴重庆市荣昌区万灵镇参加蓝氏文化研討交流会以记 “天下蓝氏一家人” (...
    兰光宗_63_西语_退休阅读 4,613评论 0 4
  • AsyncDisplayKit AsyncDisplayKi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保持 iOS ...
    二斤寂寞阅读 6,311评论 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