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

母亲跟我说枇杷成熟了,我还表示怀疑,因为上回摘樱桃前她也是这样说的,结果到地里一看,没红。

在家里待了几分钟,不见雨落下,我没换水鞋,沿着陡峭的小路往庄稼地里走。地面只有些许湿润,远达不到湿滑的程度,看来昨夜的雨下不算大。

脚在庄稼地中央留出来的土路上走几十米,我首先看到一棵长了很多年的拐枣树,它的旁边就是一棵新品种(果实如鸡蛋大小)枇杷树,种下大概四五年了。

看到枇杷树上的果,我分外喜悦。确如母亲所说,已经成熟了。而且,不似去年那般,零零散散地结了几个小果,一些被虫子和鸟吃了,两只手就能数完。今年的果还算多,不必细数,扫一眼两三百个是有的。

这棵枇杷树基本没养护过,自由生长,枝丫茂密,不好爬上去,不过矮处也能摘一些。我攀上地坎,站在远方表亲家的包谷地里,伸手就能摘到可口的枇杷。

其实,树上的枇杷离彻底成熟还有一段时间,但也已能入口,吃着带些许酸味,再一个就是剥皮时不怎么顺畅,从屁股那头撕,有一半的几率会在中间断掉。

虽然树顶端的果子又大又黄,但我没爬到树上摘,只在矮处折了几枝,约摸有十来个果。它们被分作两份,一份送给奶奶,一份被我捎回家里大快朵颐。

新品种的枇杷就是比我们本地的好吃,皮薄肉厚,肉质细腻,柔软多汁。成熟的非常甜,表皮稍微青涩的也没有那么酸。我越吃越想吃,一口气吃了好几个。

早上摘的枇杷很快进肚子,嘴馋的我下午又去摘。我把目光对准了树顶端的卖相略好的枇杷,说什么也要摘几个下来尝尝。枇杷树没多高,树干仅到胸口处,之所以不好攀爬,在于长出的三个枝丫距离太近。

我两只手吊着一股枝丫,双脚在树干上蹬了几回,借势上树。我被茂密的树枝和又厚又宽的叶片笼罩着,大约有人路过也看不见。我想,明年该给它修枝了。

常言道,近水楼台先得月。攀上树后,距离不再是问题,大部分能看到的枇杷轻易可摘,其中不乏鸡蛋般大小的,然而,更多的要稍稍小些,毕竟没有疏果。

我没带装的东西,幸好枇杷都是几个果一枝的。我把摘下的枇杷架在脚下的枝丫上,片刻就挂了一堆。估摸着摘下的枇杷够吃两天后,我吊着树枝跳了下去。

下午摘的果,又被分成了几份,送给长辈们尝味。它在长辈们那儿非常受欢迎,这约摸可以归结于它不在我们常见的果树种植名单中,而街上卖的略贵,十多块钱一斤。更重要的因素是,它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而且没打过农药,纯天然无害,吃着非常放心。

两天里,我连续多次辗转于枇杷树和家里之间,连同母亲,几乎将树上的果摘完,只剩下一些青涩的。它历经三百多个日子,开花结果,仅为了短暂的芳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度娘曰:枇杷,品种繁多,全世界有八百多个品种,我国就有二百多种。因为树叶形似民族乐器中的琵琶,故而得名。又名卢橘、...
    王英玲2020阅读 986评论 3 24
  • 端午节,天气有些闷热。隔着屏幕给远方的亲人互道了几句祝福,家人们都很关心我有没有吃粽子和咸鸭蛋。他们在微信...
    撄宁2016阅读 572评论 0 1
  • 周末跟老公去汉江边散步,看到挂满枝头随风摇曳的满树枇杷,跳起脚来都够不着,心中总觉得留下了些许遗憾。 特别馋枇杷那...
    风轻云淡龙宝妈阅读 281评论 1 6
  • 文|朱火火 摘枇杷 “妹妹,你们来了没,枇杷有的熟了,我跟你嫂子正在山中除草呢。”早晨,小哥打来了电话。“来,我们...
    朱火火阅读 258评论 1 9
  •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话确有其理。 这大山里面,多山货和瓜果。冬有香菇,春有笋儿,夏有枇杷和桃李瓜果,秋收莲子和野...
    山这边一汪清泉阅读 869评论 12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