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句】
1意义不是由情形决定的,但我们会以自己赋予情形的意义来决定我们自己。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2丧失信心是所有不良行为的根源。
——鲁道夫.德雷克斯
【感悟】
萨提亚提出过一个有理论叫“冰山理论”,实际上这是一个隐喻,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看到的表面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恰如冰山一样。一个人行为不良的学生,是一个丧失了信心的学生,当学生们相信自己没有归属时,通常会选择以下四种错误目的行为中的一种。
错误目的1:【寻求过度关注】
班有个孩子叫小雅,经常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通常是刚回答完她的一个问题,转个身又有另外一个问题,告诉她稍等再提问题时,可是她表达的欲望却非常强烈,手举得老高了,甚至都要站起来。
其实这就是寻求过度关注的目的,明白了之后,有次我就站在她的旁边,手搭在她的肩膀上,既不回应也不拒绝,课堂就这样继续下去了。
面对寻求过度关注的孩子,可以尝试让孩子参加一个有用的任务来转移孩子的行为;避免给孩子特别的服侍,并相信孩子可以自己解决感受,或者像我那样用肢体语言来回应,但忽略孩子的行为等。
错误目的2:【寻求权力】
孩子有时候会抢着排第一,对有些事情很强硬,表现出自己才是说了算的那个人,这种行为可能会令你感受到生气,或者感觉受到了威胁,这种情况可以归为寻求权力的错误目的。面对这种情况不能开战,与孩子争夺权力,但也不应该让步,可以和善而坚定地提供有限制的选择,或者让孩子来帮忙以转移注意力,或者运用日常惯例等。
错误目的3:【报复】
以牙还牙,你不让我好过,我也让你感到痛苦。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的感受通常是伤心、失望、难以置信甚至是憎恶的。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承认孩子伤心的感受,避免惩罚和反击,然后再表达自己由此而产生的感受,最后再鼓励孩子的其他长处,通过会议来讨论如何解决问题等。
错误目的4:【自暴自弃】
抱有这种目的的孩子,认为自己没有归属,实现不了别人的期待,感觉很无助,完成不了任务。
面对这样的孩子要多鼓励,将任务分成很小很小的部分,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一旦成功了也不要急着增加难度,多给他成功的机会,多鼓励他展现自己。
面对孩子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问题,不要一棍子打死,认为他就是“坏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