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来公司谈合作,想找点新项目干。
朋友是做电商的,代理中粮等知名品牌产品,在淘宝京东卖米面粮油这些基础生活用品,规模做的还不错。
因为上海疫情,影响周边城市,他这边有客户需求,但是快递无法发货,开年来已经闲置了好几个月。
他这边还做了个新项目,帮肯德基卖优惠券,做的好的店铺一个月已经销售几万张。因为淘宝有15天的账期,资金周转不够快,就顺带一起合作下这个项目。风险小,收益回报比不错。
我听了他的优惠券来源和运作模式,说这个项目和我知道的省钱优惠卡很像,把各种加油卡、电话卡、视频会员等优惠项目合并在一起,做成一个综合性的福利平台,可以与线下商家合作,为实体店用户提供福利模式来做销售。我们现在从肯德基优惠券着手,未来可以扩展成这种模式发展。
朋友连连摆手说,没兴趣,做不了。
我问为啥,他说这种优惠券项目就是一个团队的副业。目前人手空闲,给大家找点事做而已。等疫情结束,主业还是要回到粮油上来。
我问主业做的如何。
他自豪地说,他可能是这个行业里做到一定业绩规模最年轻的人。
最年轻?多大呢?
94年。
的确年轻,有点唏嘘。从事他这一行的,大多数是60/70后了。
一定业绩规模那是多少呢?
说一个月大概几千万样子。
那规模不算小了,但是利润率很低。毛利润说是只有一两个点。
我有点吃惊,问这么低的毛利润怎么生存呢?随便哪个环节稍微加一点价,波动就把这个利润给抹掉了。比如淘宝直通车、物流等。
他说,他现在几乎不在淘宝投直通车,全靠自然用户。
为啥?
因为用户都知道他这里的价格最低。
为什么他的价格能做到最低?
因为他只做少数几个品类,都是中粮旗下福临门这种知名品牌的米面粮油基础民生产品。然后每次向厂家单品类多进货,尽可能从厂家处拿到最低价。再提高周转率,最快的时间卖出去。而同行呢,虽然看似月销售额比他多,可以上亿,但是品类多,周转慢。单个品类远不如他做的好。
有点懂了,感觉像是大宗品的思路,单次成交低毛利,靠着高频的周转次数提高资金使用率,和costa一个路数。
那这种模式可以全国范围大规模复制吗?
有点难,原因在于,米面粮油这种东西在线上卖物流成本占比很大。只能周边附近卖卖,全国范围发货很容易物流成本超过了产品价值,那就失去了一开始的低价竞争,让利给消费者的策略了。
那当地建仓储,周边发货呢?
也难。因为这涉及跟厂家的关系,能否及时调货出货,最低多少保证金。20%和30%的保证金看似相差10个点,实际刚刚是3倍和5倍的关系。周转率后的利润相差很多。更何况,他们在本地,靠着多年的信用积累,和厂家的关系可以拿到10%的保证金,10倍杠杠。
这样的模式玩到最后,都是玩金融,高杠杆运转。普通批发商零售商还是以消费品的思路在卖,价格上的确无法跟他竞争。
我有点好奇,问他怎么想出这个模式的,是一开始就设计好的吗?
他说也没有。他是18年样子开始做电商的,那时已经是红海。和很多人一样,一开始进去,都是盲目的先大规模上架各类产品。后来发现,大部分产品都卖不动,只有少数几款热销品支撑着公司的利润运转。他们就逐渐砍掉那些不赚钱的,把更多精力放在赚钱的品类上,逐步走到今天。
今天,他一年的规模大概可以做到600万左右的毛利。也是个年入百万的94年创业者了。
现在因为疫情,他想为公司找个新项目,看上了医药品行业。
医药品批发和他原先做事情有很大类似。
一是标准化,所有的药品都是标准化产品。和知名品牌上的米面粮油一样,都是硬通货。
二是价格稳定。终端零售价和药品出厂价也基本稳定,很少波动。一旦有波动,也意味着有商机。
三是中间商的交易金额大,厂家拿货和到大平台批发也是动辄千万起,保证金模式。保证金的高低就有了杠杠效应,周转率的次数决定了资金的成本利用。可以把大宗品的商业模式也能移植到药品批发上来。
只要符合以上三个标准,都可以尝试用大宗品方式来做消费品。
核心是提高周转率和杠杠。
这跟要日更,要养成每天必做的习惯一样,提高周转次数,提升使用频率。知识单元调取越多,价值越高。
大多数我们以为的质量问题,本质都是数量问题。数量级不够,质量就提升不上去。
而杠杠的核心是提高自我时间的利用效率。从向自己索要时间,到向团队,向伙伴索要时间。关键怎么向他们索要时间提升效率杠杠呢?
信息的流通。
信息的流通可以带来信任。让一个人足够了解你,就可以信任你。
团队中公开信息,团队伙伴就可以自己把握事情要点节点。亲密关系中多沟通加速了解,也是快速推进亲密关系的方法。合作关系中更是如此。
所以,个体也和公司一样,可以做成一个商业模式。做好背后的周转效率与杠杠,提升自我竞争力。
本质就是要提高知识周转次数与信息流通。
日更第111天
公号搜索唯一名:石人一只眼
关注我,邀请加入4年读书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