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文艺的底色是性竞争优势时,想到前段时间听的一段讨论:我们人生的一切是否早已定好。『根据黑盒理论,输入和算法确定的时候,输出是固定的。作为输入我们先辈的过去是确定的,作为算法的一切规则也是固定的,那么我们的人生轨迹是否也早已画好,只待输出。』
这是个尚未有结论的哲学问题,但想想很有意思。
其中反方『正方主要是一些宗教人士』,提倡我们人有自由意志去决定我们人生的学者,提到两个理论——薛定谔的猫和混沌理论。
前者主要是根据微观世界的不确定性『已证明微观粒子的衰变和运动是不确定的』来推导宏观世界也具有不确定性『在一个盒子里有一只猫,以及少量放射性物质。之后,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将会衰变并释放出毒气杀死这只猫,同时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质不会衰变而猫将活下来。猫到底是死是活必须在盒子打开后,外部观测者观测时,物质以粒子形式表现后才能确定。』
混沌理论的一个核心是蝴蝶效应,即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所以有学者认为微观粒子的不确定性终会影响到宏观现实世界,就好像黑盒模型的算法里加了一个随机变量,使得即使输入和算法固定,输出也不是固定的而是概率分布。」
「文艺的底色是性竞争优势」
一言以蔽之,人类这个群体,对于创作文艺这回事,总体上有一种趋之若鹜、飞蛾扑火的非理性劲儿。……
于是搜索了一堆论文来读,终于差不多整明白了。人类的文学和艺术能力,相当于孔雀绚烂的尾羽。雄孔雀拖着又重又大的尾巴,其实很不利行动,易陷入危险,但这却能令他们在交配期获得雌孔雀的青睐。也就是说,虽不具备生存适应性优势,却具备性竞争优势。……
雌孔雀会被开得一尾好屏的雄性“impress”,因为那是某类优越基因的外在表现。人类的文艺才华也一样。原来,操控艺术家的那股狂暴的自然力量,是某些优越的、急于表达和传递的基因。为喂饱自己的好奇而选择了进化论火锅的人,往往受不了那永恒不变的锅底:一切都是为了物种的繁衍。这实在是太不文艺了。
有关文艺的另外一个现象也得到解释。那就是男女恋爱时,尤其在最初阶段,两人说话一定免不了文艺腔。一旦进入恋爱的情境,某些平常绝少沾染文艺气质的男人,也好像不由自主地寻觅起各种文艺化的表达来,尽量地说话时带点花儿(所谓花言巧语是也)。张爱玲《倾城之恋》里有范柳原和白流苏大篇幅的文艺腔对话,尤以范柳原居多。……
其实,哪里仅仅是“生与死与离别”这样的大事不由我们自己做主呢?连你谈恋爱时说话的腔调,也是冥冥中由进化和基因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