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6月7日,星期六,又到了每周写作复盘的时间。每次复盘,总会生出些感慨,既有对写作的重新理解,也有对经历的回顾,更多的是反思带来的感悟。
开始反思时,许多相关因素会涌上心头,让人猝不及防,进而转化为感慨。本周的第一篇文章《成年人的六一儿童节》,便是如此。
每一次儿童节,我们都会成长一岁。然而,童年与成年面对同样的节日,心情和状态截然不同。即便老年人,在熟悉的人之间也会相互调侃“儿童节快乐!” “童心不老”常挂在嘴边,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我感觉自己还未走出近期经历带来的状态。这些经历产生的感悟,让我面对新状况和环境时生出许多想法。就连写作,也因所做之事不同产生分歧,以至于时常写不出来,或者无法安心写作。比如前几天假期后的感悟,以及上班后外派学习,让我从松弛瞬间变得紧张。学习期间还有一场考试,这几天经历的事情比之前一段时间都多。
回顾这三天的学习,仿佛回到学生时代。从各方面看,最近状态转换不佳,这种反差带来紧张,紧张之余,具体行为也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改变。这些改变影响了我的思考,以及对所做之事的态度。
此刻,我仍然没有进入以前的状态。前些天这三天的学习,本是简单培训,却涉及考试,一提到考试就紧张,这或许是学生时代留下的后遗症。由此来看,自己还没有进入疯狂学习与写作的状态。
人在紧张的时候,注意力会集中,无暇顾及其他。此时,若紧张诱因不是写作,就会出现写不进去的情况。本周的写作的情况亦是如此,如何调整这样的情况?这是我需要做的事情,于是,有了《在时间积累中发现钻研的智慧》这样一篇文章,从题目就可以看到对时间与钻研的深入思考,没有钻研的时间是不会有更新的发现,钻研就是一种深度学习的状态,这种状态往往是聚焦的,也是获得新发现的过程。
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不管多少都是在积累,有些积累是正向的,有些积累是负向的,在正与负的中间是能够钻研进去的智慧。回过头来看,前面的那些感慨,更多的是在一种喧嚣的状态中引发出来的,若是在钻研中引发的状态,大概率是一种新的感悟而不是感慨。
本周写的第六篇文章是《对人生不同阶段“最重要”认知与感悟》,那些最重要的不同阶段的认识,在认知与感悟中逐渐形成当下的自己。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感悟是在学习与思考中获得的,脱离了学习与思考的人生,人生就会少很多的乐趣,少了乐趣的人生,更多的是无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