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老家管早上叫“清起来”,所以吃早餐就叫吃“清起来饭儿”,“清”读三声,“起”读二声,“来”读一声,好土,土得掉渣儿!
乡下人家吃清起来饭没那么多讲究,主要以方便快捷为主,用老家的话说就是不耽误工夫,所以清起来饭多以鸡蛋汤加馒头为主,或者是鸡蛋汤里煮面条。不过,这个鸡蛋汤还是有点讲究的,青菜或是西红柿放锅里用油煸炒,待到三四分熟的时候加入酱油、花椒面继续煸炒,这叫入味,七八成熟的时候加水煮开,烧煮的过程中,取几个鸡蛋打入碗中,用筷子快速搅打,直到蛋清和蛋黄完全融为一体,水开后小火慢煮一会儿,然后将鸡蛋液沥入,沥入的方法很关键,用搅打鸡蛋的筷子立在碗口,让鸡蛋液顺着筷子滴入水花沸腾处,霎时满锅里都是黄灿灿的蛋花,倒入用红薯粉或者生粉勾兑的芡汁,小火煮开,撒上细碎的蒜苗,再滴上几滴芝麻油,一锅活色生香的鸡蛋汤就成了!一手端汤碗,一手拿馒头,呼哧带响,汤完了,馒头也没了,清起来饭搞定!
要是逢集,也有人会早早起来到集上吃个清起来饭。集上卖清起来饭的主要集中在菜市口,大概是因为卖菜的来的早,是吃清起来饭的主要顾客。
集上的清起来饭以生煎包、烧饼、粥、胡辣烫、油条为主。
老家的生煎包与其他地方的不同。一米多高的炉子,烧木炭为主,平底锅直径半米左右。先是在锅里加少许油,意在不让包子粘锅,放入包子,几分钟后沿锅的周边加入少许清水,然后端起锅子轻微晃几下,以使清水可以均匀地到达每一个包子,这一阶段算是蒸。待到包子七分熟的时候用加水的方法加入油,开始煎,也是晃动几下,平底锅里滋滋作响,包子底部变成金黄,用一把约十公分宽二十公分长的平铲将包子翻起,让包子的另一边靠着锅底,如是再将包子的最后一面靠着锅底。包子的底面重煎,两个侧面轻煎,一重两轻算是老家生煎包的最大特点。生煎包的名字倒是名副其实,蒸煎一体化,不像其他地方的煎包是先把包子蒸熟了,再放进油锅里煎。
老家的烧饼,那也是独一份!两个一样大小的铁锅倒扣在一起,下面的锅里放置木炭,上面的锅,边上开一个半圆形的口,外部用石灰厚厚地涂抹,里面用来粘贴面饼,这就是做烧饼的烤炉。烧饼一般三到四层,里面撒上花椒面和盐,面上刷一层蜜糖,再均匀地撒上芝麻,然后用手背顶着贴在烤炉里,这可是个技术活儿,下面是炙热的炭火,手伸进去,太快了,面饼粘贴不上,太慢了,手受不了,所以要拿捏得当,既要快又要准!在炭火的炙烤下,五分钟左右,外表金黄内里松软的烧饼便可出炉,趁热咬一口,焦糖的甜味以及花椒面和芝麻的香味立刻在口腔里完美融合。
在集上吃清起来饭,生煎包和粥,烧饼和胡辣汤是最好的搭配,所以他们的摊点总是靠得最近。桌椅板凳一字排开,谓为一景。食客也分不清哪个桌子是哪家的,经常有在烧饼摊买了烧饼跑到包子铺去吃的,老板也没个二话。
吆喝是必不可少的另外一景。一般打老远最先向你招手的一定是卖包子的,“包子,包子,刚出锅的包子,来一盘了您嘞”,卖包子的嘴里吆喝着,手里可没闲着,该晃锅的晃锅,该翻包子的翻包子,有时候还要察言观色,看迎面来的客人的反应,您应声未落,老板手上已乘好了包子放在桌上等你了。可是老板手太快了有时也会闹出笑话,又一次隔壁的二大爷赶集,路过包子铺,老板打老远迎着二大爷就吆喝上了“包子,包子,清起来饭没吃吧,没吃来一盘吧您”,二大爷吃音未落,老板乘好了一盘热腾腾、香喷喷包子放在了桌子上,手一伸就要把二大爷往里让,哪只二大爷是个结巴,一句话直到走到包子跟前了才说完,“吃……吃……吃……啊吃……吃……吃不起”,把个老板脸都气绿了!
卖胡辣汤的吆喝也很响亮,不过吆喝的时候经常会吧胡字给省略了“辣烫,辣烫,辣……烫……喽”,干脆利索,没有任何拖泥带水。卖粥的吆喝,经常会把卖包子的给捎带上,“吃包子嘞,喝粥,喝粥嘞,吃包子”,我没弄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帮包子吆喝上呢?难道是是因为单纯地吆喝“喝粥”俩字不太好听?卖烧饼的和炸油条的不怎么吆喝,大概是因为做这两种东西需要集中注意力,分不开口吆喝吧!
在外地日久,见识了很多地方的早餐,可是始终惦记的还是老家土得掉渣的“清起来饭”,因为他的味道是独一无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