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八班饶乐
11月9日,我们参观了OGGI3D打印公司的总部与分工厂。这一次旅行让我对3D打印技术有了全新的见解,并且明白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启程前,有几个问题让我困惑:3D打印的真正定义是什么呢?它最早出现于什么时期呢?它为什么会成为新生产的主要方式呢?它有什么优点?
这次外出研学把这些问题一一解答,并让我们自己手动设计,让我站在了新科技的边缘上,对未来有了很美好的憧憬:以后就是我们扛起这未来,有很多新技术都需要我们发明,此时正是少年读书时!3D打印这个概念是由二维平面累计叠加生成三维物体的打印技术,起源于19世纪末美国,当时被认为是天方夜谭。而此时3D打印就成为“上上世纪的想法,上世纪的技术,这个世纪的市场”,更在1995年,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率先展出了国内首台LOM叠纸快速成型机(HRP-1型)。3D打印并不陌生也不没有过去。早在2011年3月,英国成功打印可载人的三维打印自行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制造了世界第一台可安全飞行的打印飞机!
我们这次的研学之旅,主要是了解3D打印的操作流程,更多地是体验这种科技公司的流水生产线。首先,工作人员与八十岁高龄的沈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四种打印机:
第一种:LOM打印机。这是以涂有热熔粘合剂的纸张层叠、激光切割轮廓来成型的形式;第二种:SLA打印机。利用液体光敏树脂在紫外光照射下能快速固化为固体的方法来成型;第三种:SLS打印机。激光选择性烧结成型,原料可以是塑料粉末、陶瓷粉末、金属粉末等;第四种:FDM打印机。利用塑料丝熔融后逐层打印成型。
这四种打印机各有各的优势,对不同材料有不同的打印方法。当时在总部的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3D打印不仅仅运用在工业生产,甚至可以在医疗方面普及。就在我国今年三月,深圳一位腰间盘错位与患病的患者成功换取了3D打印的新骨骼,身体也不排斥,能够正常活动。证明了3D打印技术的功能越来越广,越来越精确,越来越先进。通过沈老师的PPT,我们了解到3D打印的诞生对高精准度工业与航空工程的重大影响。在3D打印技术还未成熟的初期,大部分的手工产业、高精准制造业的零件制造都是一个一个通过人手或者机器制造,离快速成型,精准度高,整齐划一的生产线还有很远。产品无法快速成型,零件部分数据并不是完全一致,这都给我国的航天工程造成了阻碍作用,对航天安全十分不利。然而3D打印的出现使这些问题都不复存在。
一次又一次成功的案例,一起有一起的实验,一种自豪感更是从我心中蓬勃而起:中国现在能拥有这么先进的技术为每一个人的人生添加更高级的一笔,添加来自未来的一笔。五千年前人类的文明才刚刚发展,我们梦想的,憧憬的,不相信的,都在后来全部实现。我们一代又一代,前仆后继,只为了实现那个在我们心中的梦想,追求更美好的生活。科技,于我,于你,于社会,于国家,于全世界,都至关重要。身为新一代,我们更加有责任去了解去掌握去创新,为我们的国家做贡献,推动人类更进一步。这次的研学活动使我更加深入了解3D打印,领略了其领域之广,其技术之成熟,未来之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