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墨,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蘸墨汁大片地洒在纸上或绢上,画出物体形象,像把墨汁泼上去一样 如泼墨山水。泼墨如云,文学作品中反复渲染,可以使作品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传神地发掘生活的本质,揭示了生活深处的奥秘,展现人物形象的精神世界,给读者以暗示和启发,引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启迪读者的心智,使作品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遂,从而产生巨大的艺术效果。
如《红楼梦》第四十回中一个集体式的笑态描写,极其精彩。(详见《细节描写亮全篇、写具体写生动1》)
再如《孔乙己》中,在孔乙己给孩子们散茴香豆的时候,作者写道:“孩子们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 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便都在笑声里走散了。”这里“不多”一语共用了五次。但是,这种重复不仅不显累赘,反而觉得恰如其分。因为这几句话,不但写出孔乙己穷酸的窘迫生活,而且写出孔乙己善良的本质,又写出了他被科举制度残害的精神状态,还写出了他滑稽诙谐(好卖弄)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这几句话勾勒出周围群众冷漠庸俗欺的精神状态——人们常常以为孔乙己的腐儒穷酸相来取乐,这里的重复,一箭五雕,使作品容量更大了,并为作品以后的转折作了有力的铺垫。
集锦
1、儿子正聚精会神地看电视。
父亲脸色阴沉地从房中走出,对儿子大声说道:“快去写作业!”
儿子根本没正眼看他爸爸,眼神依旧盯在电视画面上。
“那点作业,N年前就做完啦!无聊。”爸爸一听,脸色霎时铁青,一把揪住儿子耳朵。儿子大叫一声,“唉呀!”挥手推开了爸爸的手,捂住了耳朵,大吼:“你干嘛?”
“你看电视就能进重点高中?!赶紧“去写作业!”父亲手硬,儿子嘴却也不软:“我都不想进重点高中!再说我在学校早就写完作业了!”
“你写完作业就能看电视了?你现在是初三学生了,两个月后就要中考了!中考是人生第一个转折点,还不好好复习,到时别丢我的脸啊!赶快去复习!”爸爸大吼道。
“不看就不看,我是90后我怕谁!”儿子用不屑的目光瞪着爸爸,把遥控器一摔,扬长而去。
“你!你!你……你这逆子!”爸爸被气得七窍生烟。
2、公园里,万籁此都寂,但余秋雨声。被雨水冲刷后的树木格外的绿,池塘里像是开了场音乐会,雨点儿们边唱边跳,在湖面上击起圈圈涟漪,仿佛惊醒了欲要凋零的荷花仙子,让她们也加入了这场舞会,随着摇摆,为其喝彩。一切好像一副水墨画,带着朦胧之美,有种“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美意。
3、进入一个小公园,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幅“山水画”。先是一座古色古香的两层房屋,这座房子的墙壁上有很多圆螺纹,陈旧的排列着一些古老隽永的陶瓷。我的裙裾轻拂门槛,门前是一席轻纱珠帘垂落,走近细看,里屋的窗台前好像有一位老人,再细看,喔,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身着长袍躺在一把摇起来“吱吱”作响的躺椅上闭目养神。啊,这位老人思考问题可真认真呀。嘘!他好像还没发现我,可别打断了他的思路。走出这座房子,屋檐尖尖上的小鸽子“咕咕”地叫着,好像在诉说着这座房子的古老传说。我向它们招招手:“你好!小鸽子。”小鸽子拍拍翅膀,“咕咕”又叫了两声就飞到另一个屋檐上了。
4、机会来了,我蹑手蹑脚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蚊子,盯着蚊子,心想:死蚊子,我还以为你是什么强大的物种呢,就你这么一个小破东西,也敢打扰本姑娘做作业,我看你是活的不耐烦了,我来送你一程吧。我气冲冲地拿起苍蝇拍,小心翼翼地走到蚊子身旁,用力地拍了下去,“啪”,我以为蚊子被拍死了,就高兴地拿起了苍蝇拍。谁知,蚊子居然逃出了我的手掌心。我一阵冷笑,心想:小东西,还和我玩起了捉迷藏,上次是我放过你,这次可没那么简单了。我又拿起了苍蝇拍,开始了第二次战斗。
5、今天我如平常一样,吃过晚饭,就骑着自行车在小区里溜达。对自己车技自信满满的我,不料,轮胎一打滑,“咚”的一声,狠狠的摔在了地上。我努力的站起来,结果脚一动,疼痛便愈来愈剧烈,如刀割,像针扎,侵蚀着我每一根神经。仔细一瞧,坏了!右脚的鲜血正缓缓地流出,染红了一大片,红得触目惊心!
6、小姨将双袖向上一挽,裤脚也被卷到了大腿。她在小溪水里慢慢移动着,左脚轻轻地抬起一点,向前迈了一小步,右脚再慢慢拖向前,好像穿着千斤重的鞋。她把帽子扭了扭正,躬着背,低着头,眯着眼,双手做出捧东西的样子。这时,她停下脚步,不再东张西望,对着右边的一个地方目不转睛,猛然把手向水中一扎,将一条小鱼捧在手中了。
7、奶奶将右脚绷着,向鞋子口里溜进去,筋脉凸兀的手紧紧抓着门框,将左脚轻轻抬起,紧绷着的脚小心向鞋口一插,又往里扎了扎,接着踩了几踩,让自己的脚更舒适些,满意地出门了。
8、近了,更近了,组长终于来到他的身边,像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业,快交作业!”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样滑稽,又是那样神秘,猛然,他把头一扎,像一条滑溜溜的泥鳅从组长胳膊旁闪过,脚底像抹了油一样飞奔逃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