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一直被传颂为一部雅俗共赏的文学经典,有对人物深刻的刻画,也有人性丑陋的批判,来反映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可谓是用心良苦,耐人寻味。
红学中的英莲按照常规逻辑她明明只是金陵十二钗的副册,曹老先生却选择了第一个出场的女士就是英莲,我表示很好奇,那就先从她的老父亲甄士隐和贾雨村的出现说起吧。
红学中大部分的名字都是含有隐射之意,"甄士隐"意味将"真事隐去","贾雨村"意味"假语存",甄士隐的性格温厚纯良,秉性恬淡的一个人,也非常惜才,主要体现在听闻贾雨村的诗句大加赞赏,并在得知贾雨村因为经济窘迫行京路远只能靠卖字撰文,甄老爷子二话没说立马命人备好五十两银子两件冬衣交与贾雨村,并在第二天天未亮之时,特意早起给贾雨村写了两封鉴书,虽未能给到贾雨村但也可体会甄老爷子的良苦用心,对人是至诚至善。
贾雨村穷困潦倒,连个好的住处都没有,寄居于葫芦庙内,靠卖文字为生,他本性狂妄自大,自私贪婪,忘恩负义,他的狂妄从中秋十五在甄老爷子家吃饭吟诗两首便可看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还有另外一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兰,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吟诗完毕,甄老爷子夸赞道:好诗,我早就说你不是久居人下之人啊,方才所吟之句飞腾之兆已见,不久即可青云直上,而贾雨村也并未推诿,痛饮一杯说道:不是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可以去充数沽名,真是豪不谦虚。而他的忘恩负义则体现在,得知恩人的女儿被拐后,他未保个人利益而妄断冤案,见死不救。
命运弄人,原本生活富足,秉性善良,家庭幸福的甄老爷子后来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孩子被拐走了,房子烧了,亲家嫌弃了,最后疯疯癫癫跟了个跛足道人后便成了江湖传说,再也不见了。
而贾雨村,从一个靠卖字撰文营生的连个住处都没有的穷困书生却一下子进官加爵,蟾宫折桂,(虽然后来贾雨村也没落得好下场。)
通过两个人物的命运转折的对比,一则暗示在当时封建统治的制度下人性的丑恶与扭曲,对于甄士隐这样的好人没有什么好的下场,反而像贾雨村这样的小人却能够平步青云。二则甄家的小荣枯暗示了贾家的大荣枯。而英莲的命运也暗示了在封建统治下的大观园群芳的命运终将走向凋零陨落。
而甄英莲就是"真应怜",后改名"香菱,意味相怜"。"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仿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雪澌澌就通"薛",讲述了本是千金之躯的小姐英莲,可惜有命无运,应了赖头和尚的预言,在四周岁的中秋十五,家奴霍启"祸起",应上了个厕所导致被拐子拐走,卖给了金陵公子冯渊"逢冤",又被"呆霸王"薛潘抢走做妾,后又被夏金桂所不容,跟了宝钗,但终究改变不了"自此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悲剧命运。
英莲原本千金小姐,本应琴棋书画诗酒花,待父母媒妁之言之后嫁给门当户对的家庭过着幸福安稳的日子,娇杏通"侥幸",原本只是一个普通至极的丫头,却因为对贾雨村的"不经意的两回首",最后被百金娶进门,偶因一着错,便为人上人。这两个人物交错的命运,是不是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感慨?
今天的思路就凭这天马行空的感觉写了写,可能有些凌乱,不足之处多指教。
深深的话浅浅的说,大大的世界帅真的感受,长长的路要挥霍的走,我是小太阳轻能量,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