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扔掉“未选择的路”
本周,该我出题了,内心窃喜,借此机会,可以跟庆民师兄玩一下,上周他出了一个大话题“教育与管理”,这周我争取出个小话题,刚好晨诵上了一首《未选择的路》,那就写“未选择的路”吧,貌似也是个大问题。
回首走过的不长的人生路,“选择”确实可以说是我生命的一个主题词。只是,“选择”的味道有略微不同。
少年时,没有选择一说。记得每一年的寒暑假放假前,是最无聊的,已经考完试了,但是全班同学都在教室里面和外面,好像大家都在做寒暑假作业,又好像在打扫卫生,又好像无事可做,反正感觉那个时候就只有一件事:干等着放假。后来,又有无数个这样的时刻,直到工作之后,也偶尔会有这样的时刻。
我无可选择,我只能等待,等待着放假,等待着去外面飘荡,好像我还是有选择的,至少放假之后的时间,大部分,我还是可以控制的。但是,那时候没有玩什么玩具,也没有看过多么精彩的课外书,老师也坚决不允许看课外书,记得上初一的时候,我的《袁世凯传》就被老师撕掉了。能看的也就是哥哥姐姐的课本,可惜他们后来没有继续上学,我的“课外书”也彻底失去了供应源。
那个时候的选择总是那么少,但是,一旦有选择,感觉心潮澎湃,比如看到了哥哥姐姐的课本。
家境一般般,脑子又慢,体力还差,母亲就对我说,你的出路只有好好读书,坐在办公室上班。父亲对我说,以后千万不要修地球(种地)。那时候,我的选择就是努力读书,争取做到办公室。可是,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工作?不清楚,不过,好像有了这一个梦想,人就变得不一样了,好像就看不上自己身边那些修地球的人。真可笑,苏格拉底曾经说过,你们活着,我去死,谁会过得更好,只有神知道。哪有更好的选择,如果有,那是自信,也是自负。更何况,这选择也不是自己做的。
而且那些坐在办公室的人就一定过得更好吗?多年以后,我终于当上了老师,曾经觉得最好的职业,当上之后,好与不好,却真的不是那么简单。那些自由职业者整天风餐露宿,就一定过得不好吗?
顺着大众的意志,做出的选择,到了今天。突然明白,不管以前的选择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都是糊涂的,是不明白的。我们以为选择是得到了一个更好的东西,真相是我们失去了生命的无限可能,只是抱残守缺罢了。
我们有时候走上了一个选择之路,确实应该思考一下那些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我们自己真得走在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是不是来到南明的人都在走一条少有人走的路,是不是真得走上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当时,不满足于那条路,走上了这条路,会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无意识,而又在某种程度上走上了老路。也许,当时自己不满足于那条路的理由根本就是冠冕堂皇,才导致自己现在的三心二意。这个时候思考那些未选择的路,意义重大。
未选择的路总有无数条,但是,我们只能穿越其中一条。这个时候,当我们谈论未选择的路的时候,它的意义在哪里?是告诉自己:看看,我自己的选择多么正确?不是!未选择的路让我们自己明白,如何做才能让这仅有的一条路成就我们自己,而不是禁锢我们。我们觉得应试远远不够,选择素质,是不是应试就一无是处,我们真的明白“应试”吗?应试就是死记硬背?有人说应试的真谛是“死去活来”,先死记硬背再去活学活用,这种方式当然会损害知识的魅力,但是,发现知识的魅力必须进入到知识里面,当一个人找不到进入的方式的时候,放下可以,他如果还想进入的话,死记硬背也是一种方式,谁都愿意将知识“擦亮”,这是每个人想要选择的,作出的选择却是现实情境下的选择。
那些未选择的路为何成为未选择的路?“而世之奇伟瑰怪常在险远”,这险远是如何定义的?是“996”?也许吧。也许是你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在经历“至暗时刻”,光明可以遇到。也许是此时此刻,你很兴奋,但以往,你很焦虑。
但我们时刻应该警醒自己,选择的这条路或许是最好的,也未必,因为与那未选择的路相比,这条路实在狭窄得紧。
那未选择的路应该时时成为你心中的一块放不下的东西,要时时想起他,你做出的选择啥也不是,重要的是你因为这个选择变得更好。
感谢,未选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