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算法》,80后科幻作家陈楸帆的书,收录了六篇中短篇,讲同一个主题:计算机技术和生物科技及其相互促进,会给我们的精神领域带来哪些冲击,社会规范、伦理道德、情感关系将怎样颠覆。有思辩气质和哲学思想,文笔流畅,有一点文字版《黑镜》《爱,机器和死亡人》的意味。
科幻小说(Sci-Fi)有硬科幻(以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为基础,描写这些新技术新的发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软科幻(是指情节和题材集中在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自然科学是硬的社会科学是软的?
从看到的小说特别是电影,好像有更广泛细致的类别,比如对我们身外世界,宇宙各种天体、地心、深海、两极和微观世界的探索;两种或者多种智慧文明之间的接触、碰撞;平行世界和未来世界;时间旅行;灾难,毁灭与重生;人类和“类人”;战争幻想等等。
从幻想的远近来看,还有一个门类叫做近未来预言科幻。就是主题设定和我们现实世界非常贴近,某一点科技超越现实一点点,并且这种先进是真实可信的、触手可及的。让读者觉得这就是自己不远的将来。这本书就是这个类别的。
书里有一篇小说叫《人生算法》,故事的主角过了古稀之年,他进入虚拟世界,通过“人生算法” 重新回溯自己的人生,在分岔路点上选择其他道路,试图弥补自己生命中的最大遗憾。
还有一个故事叫《云爱人》,女主角失恋了,从人工智能中得到了爱情的慰藉。她明明知道对方是AI,还是控制不住地心动。
另一篇《造像者》讲的是利用神经算法学习视觉信息,拍摄出了更能表现人类情感的照片,比人类摄影师更敏锐犀利。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带来无数争议,一方面是使用者感谢算法捕捉到了特别动人的画面,一方面却又有摄影家要跟算法决斗,说只有人类才有权利用摄影来诠释人类的灵魂。
故事《这一刻我们是快乐的》,说的是借助人工生殖技术挑战人类生育伦理的极限。男艺术家用人造子宫怀胎十月,还现场直播男人生产。
小说最大的看点不在故事本身,是在讲“科技进步对现有秩序的入侵”。支持?观望?还是反对愤慨拒绝呢?
英国作家道格拉斯·亚当斯(写《银河漫游指南》的)说过:
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
任何在我15到35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任何在我35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年轻的时候,学习和适应科技能力很强,乐滋滋地拥抱新科技;老了,学习和适应能力下降,便开始诅咒、拒绝改变。
问题是,诅咒和拒绝不会阻止改变的发生。只能试图保持少年般的心性,宽容温和地面对这些入侵和冲击。
何况,在科技对旧秩序的入侵面前,普通人既算不上有力量,也谈不上主动。新科技的改变和旧秩序的保守是两股强大而对立的洪流,普通人是被夹在其中的一叶小舟。
有人说看美剧“亿万”,“你和Wendy好像有某种connection, 挺像的。” 啊 这个人设有点高,确实是我的偶像,心向往之。
“你居然没有看过’权游‘,那太幸运了!” 可不嘛,有足足8季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