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收到一位宝妈老师的离职书,大致内容是因为家里的宝宝目前还小,没人帮忙带,思前想后,决定以孩子为中心,准备离职回家带娃,等孩子大一点儿再回来工作。说实话,我当时内心感觉很惋惜,因为她真的是一位很优秀的老师,年轻漂亮,很受学生跟领导的喜欢,后期职场发展空间应该会很大。同样身为宝妈,我能理解她的纠结,在回复邮件中给了她一些我自己的观点跟建议。当然,最后也写到:不管她做什么决定,我都会尊重她的选择。
生儿育女,一定会影响职场发展吗?当你面临这个问题,你会做出怎么的选择呢?
首先,我懂大多数离职女性的难处。我们趁年轻在奋斗的年龄都想拼命工作、拼命挣钱,为的是给孩子尽早积攒创造一个不因为经济拮据而丧失社会优质教育的机会。而与此同时,因为要工作,每日早出时孩子还在睡觉,午餐时间短来不及回家,甚至有时需要晚上加班,等到家孩子已休息,你只能蹑手蹑脚悄悄地亲亲他熟睡的小脸。就这样日复一日,周而复始,免不了心生愧疚。
但是,我同样认为生娃对于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与生娃本身几乎无关,而是取决于女性对自己身份的认定。如果你清晰自己的优先级,在面临“生儿育女”与“职场发展”的选择时,自然不会犹豫。再者,如果你原本就是个时间管理高手,你肯定也会把两者尽可能兼顾。
女性的身份关系包括:
1)你的子女;
2)你自己;
3)你的配偶;
4)你的父母。
女性必须把自己的不同身份进行优先级认定,才能理清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是离职还是坚持。
给大家举个例子,假如你把自己的身份认定为:自己>配偶>子女>父母,想必,你会把大部分时间花在自己健身、工作、娱乐上,而把陪伴丈夫、教育子女、陪伴父母分别排序在后面;当然,很多女性对自己的身份认定可能是:子女>配偶>自己>父母,即使有些人说:“不不不,我是自己>子女。”可是,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女性会因为生孩子、带孩子而辞职,她们用事实书写了自己的公式:子女>自己。
妈妈这个身份如果继续细化,可以裂变成几个“分身”:
1)我是生育者;
2)我是养育者;
3)我是教育者;
4)我是行为典范。
在这几个身份中,显然,按照难度来衡定,排序应该是:生育者<养育者<教育者<行为典范。
如果一个普通工薪阶层女性生孩子就辞职,一直陪伴孩子到上学阶段,显然,她的排序应该是:生育者>养育者>教育者>行为典范。
但是,越来越多的职业女性,她们这样对自己的身份认定:行为典范>教育者>养育者>生育者。这些女性不会因为备孕而考虑一份清闲的工作,也不会因为生孩子而辞职,也不会借机在家里休养一年甚至两年。
最后我想说,每个职场女性都要先为自己做一个“身份认定”。只有排序好了不同“分身”的优先级,你才能干脆利落地决定:要不要因为生娃辞职,该不该为了带娃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