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大家都见过或经历过这样的事,我描述描述,您回忆回忆。
夏天,上街沿上有家长带孩子散步,孩子刚学会走路没多久,对走路这件事甚是感兴趣,刚被家长放在地上就杵溜起他的小短腿,重心在身前走起路来,边走还咯咯地笑个不停。上街沿的路面也是方砖砌的,走着走着,孩子呱唧向前摔了。这时候不出意外的,孩子放声大哭。哭的那叫一个惊天地泣鬼神啊!孩子的家长立刻一个健步跟上,然后抱起在地上的孩子。
到此,画面定格了,您还记得家长接下来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吗?
有——“哦~~~不哭不哭,男孩子坚强一点哈!不疼不疼哦~~~”
有——“男儿有泪不轻弹,好了好了,哦~~~~不哭了哦!”
有——“谁让你摔跤了啊?是马路不好,他不平,哦~~~宝宝乖,不哭不哭哦~~”
有——“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跟你说了,慢一点慢一点……”
各位,要知道当一个人在正常走路到摔倒,这当中的动能也好,重力势能也好都是和体重成正比的!
换言之,正常小孩儿能走路了,摔倒相当于成人受了一记重拳,能不疼吗?
而这个时候,孩子想的是什么?
一个字“疼”,两个字“很疼”,更多一点字“猝不及防的疼”。
那孩子疼应该有的反应是什么?不就是哭吗?(如果孩子摔倒了,没声,家长得吓掉魂吧!)
家长第一种、第二种反应会让孩莫名的再哭一会儿。他们会想“为什么男孩要坚强一点,“坚强”是个什么鬼?为什么男孩子就不能哭了呢,我还是好疼……”哇哇地再哭一会儿。
第三种会让孩子内心升腾起一股“怨气”,外部归因的种子种到了孩子的心理,“都是你的错”这样的句式以后会经常出现在他的人生里。
最后一种肯定会让孩子哭得更凶,孩子会想“妈妈批评我,我好委屈,我还要再哭一会儿,而且真的很疼啊……”。
好了,那有人要问了,怎么能让孩子及时收住呢?毕竟这哭声能引来很多行人的注目礼啊~
我总结的操作步骤如下:
先把孩子抱起来,检查孩子有没有擦破皮之类的外伤,然后关注孩子的“内伤”,把孩子抱起来,抱在胸口让他哭一会儿,然后说“摔疼了是吧……别怕,(爸爸/妈妈/外婆……)在呢,哪里疼?(爸爸/妈妈/外婆……)给揉揉。”
说到这,基本上“大雨”已经转“小雨”了,有的可能已经“雨停了”,然后孩子会给你指哪里最疼。
说了这么多,很有可能有人要问,这和教育有关吗?我很负责人的告诉你——有!
为什么孩子不做作业母慈子孝,做了作业鸡飞狗跳;
为什么到了青春期不愿意和你再说话了;
为什么成绩下降找不到原因;
为什么你让他做事要说5遍以上,还没有反应。
这些问题的起源都是同一个原因,那就是情感忽视。
至此,我也认清了自己,为什么这么多孩子喜欢和A姐说他们的心里话,可能我心里还装着一块反应情绪的镜子吧。
我是班主任A姐,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你,告诉我你的看法。
-END-
我的朋友们原来叫我A姐(简书里已经有人注册了A姐这个名字),所以 班主任A姐 诞生了。诚如我的自我介绍一样,希望用自己小小的光和热从影响周围的家长开始,推动中国教育。作为简书新人,如果你觉得我说的有点道理,希望得到你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