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开心的事情有短暂的,也有长久的,甚至是一辈子的。我们都希望让这些快乐的事情能更长久,那怎样才能得到长久的快乐,而不是短暂的一种喜悦,它们之间有一个很明显的界限,就是你的开心和快乐来自于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和情感层面?这就决定了你的开心是短暂的,还是持久的。
给大家举几个例子,你曾经看上了一件很漂亮的衣服,攒了很长时间的钱去买到了它,确实让你很快乐、开心。但是过了几个月以后,这种开心瞬间就没了,甚至过了几年以后你永远都想不起它。
还记得苹果手机上线的时候,很多人攒钱、借钱,甚至排队,为了买一部苹果手机。看似手机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可是当这部手机拿到手上,你的快乐也只是暂时的。你在生活当中照样会发脾气,你的工作照样不顺利,它不可能从精神层面给你带来动力,它只会让你变得虚荣。
反观在我们生活当中,能让我们持久的一辈子快乐、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精神、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层面。所以从这里面验证了一件事情,让我们最快乐的事钱没关
我最近在整理从小到大让我最开心的事情和最被感动的事情有哪些?当我把这些用文字的形式记录出来的时候,我居然惊奇地发现,被我难以忘怀的这些开心和感动居然和钱没有一点点关系,而是心灵被触动的时刻!
而当我们的内心坚定、坚持地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这件事的初衷也大多数和钱是无关的。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惊喜,而这样的惊喜才会带给我们满满的幸福感!
在生日聚会上有牛排,有炸鸡,有冷饮,还有各种零食。生日会其中的一个孩子一直在馆里调理身体,所以他从头到尾只拿着水壶喝水,偶尔吃点青菜。别的家长就不明白,问他是不是不舒服,怎么吃的那么少,他就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为什么不吃冰激凌吗?”小朋友们都摇头说:“不知道。”
他接着问:“我们吃进来的冰激凌是通过什么方式从身体里排出去的呢?”小朋友们回答说:“是尿液。”他又问:“那我们排尿的时候尿是热的还是凉的?”大家回答:“跟我们的体温一样,是热的。”
那他接着问:“我们吃的东西是冰的,尿出去却是热的,是谁把这些食物暖热的呢?当你用手去握住一块冰的时候,冰是不是开始慢慢的融化,但是你的手是不是凉了,也就是我们用我们的肠胃去融化了冰激凌,然后我们的肠胃就变凉了,到了冬天人就不爱动,很多动物为了储存能量还要冬眠,我们的肠胃如果到了低温状态也就不爱蠕动了,我们就会出现吸收和代谢的问题,比如经常肚子疼,比如几天都不排便,其实我以前不知道的时候,我也喜欢吃冰淇淋,但是当我知道了之后,我就再也不敢吃了。”听完这个孩子都分享,其他的孩子纷纷放下了手机的冰淇淋,开始接热水喝。孩子们一个正确的观念,他们就知道怎样才能走向健康之路,他们就会学会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有个健康的身心才能够从容面对未来。
对帮助别人做公益、做慈善的理解,认为是有能力、有钱的人在帮助弱者。而当我听完这个故事以后,我才真正明白,不是我们在帮助别人,而是对方在帮我们净化心灵,帮我们找到生命的意义,更帮我们找到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即使我们以前帮助别人的时候,你受过伤、被骗过,我们也不要去改变我们的善良,把自己变得麻木,我们应该学会用思想加能力去帮助别人。只有这样子,当对方懂得感恩的时候,我们的爱才能传递下去,我们的善良就会变成种子一样去改变别人的命运。
很多人看到社会的现状,总是消极的说:“现在社会大多数人都在追求物质。”但是你却忘了精神的力量有多强大。你只要去做,都能改变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家长和孩子的善良。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教育的力量,更不要小看正能量有多强大,它会瞬间让大多数人醒悟,让社会变得文明,这就是故事的力量。
这个名次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观念的教育人发生了变化,这才是影响我们的,而且等着这些孩子慢慢长大的时候,一个人会影响一群人,一群人会影响一个企业、一个社群,甚至我们的国家。
所以思想的力量再加上教育的力量,这种正能量改变我们社会的风气,将是一瞬间的。
我希望从今天的故事里,大家一定要学会教育孩子,还有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培养好孩子的各种习惯,比如整理家务的习惯、时间自我管理的习惯、健康饮食的习惯、与人相处的习惯,还有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
第一,家长应该帮孩子把每一个原理讲明白,而不是大道理。就像今天吕老师故事里讲的,这些孩子怎样把冰淇淋戒掉的,讲的是原理而不是大道理。
第二步,就是家长要帮孩子去培养这些习惯,用鼓励、陪伴,而不是用激将法。这些习惯不可能一次养成,需要用耐心,比如说一周、一个月、哪怕一年,一旦培养好这些习惯,也就会跟孩子一辈子。就像我经常讲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惯是最好的父母,也就意味着当孩子有了这些好习惯以后,父母天天陪在身边,他是安全的,你是放心的,大家都会幸福。
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只能自我享受,而精神带来的快乐才能分享给别人。这就像你看别人的朋友圈里发的是吃喝玩乐,还有漂亮的图片,这种不叫分享。因为当你发完这些图片以后,你给别人带不来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一种感受,只会让更多的人羡慕、嫉妒、恨。
这故事适合任何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