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闺蜜从大学认识到现在,已经有近二十年的友谊了。说起与闺蜜的相识,也挺有意思的。
大学入校第一天,很多人会带些土特产或者好吃的,分给同寝室的姐妹,熟络一下感情。我是长沙本地的,带的是自己家做的辣酱和一些熟食,另外两姑娘大包小包的买了很多零食。最后一位来的姑娘惊讶到我们了,她出现时,手里拎着一箱荔枝!
原来这丫头是广东增城人,家乡的特产就是荔枝,“红尘一骑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句诗里,杨贵妃挚爱的荔枝,就是来自她的家乡。喜爱吃荔枝的我立刻和她熟络起来,我们就这样成为了无话不说的闺蜜,两人头挨着头,一睡就是四年,好到可以同穿一条裤子。
大学时期,每年暑假后返校,我都能吃到闺蜜带来的增城荔枝,那皮薄、肉厚,又脆又嫩的爆汁口感,沁人心脾的香甜,短短四年就把我的嘴都养刁了,从此以后只要吃到荔枝我就会想到闺蜜,想念她们增城的荔枝。
四年过得很快,眨眼间就迎来了毕业。她回了增城老家,我继续在长沙就业,就算如此,我们已经上网频繁地联系着,每年夏天她都还是会选荔枝上市的时候,带着荔枝来我家做客,满足我这个吃货的愿望。
后来我远嫁去了浙江,她独自坐着火车来当我的伴娘,因为我们曾经约定,一定要当对方的伴娘。后来她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彼此相隔千里,很少见面,各自都需要为家庭和事业忙碌,连网上聊天也很少了。
回娘家的日子大约每年一次,与她相聚的频率就更少了,我原以为,多年的闺蜜之情,早就从平淡变得消失殆尽了,直到这次国庆回去见到她,我才发现,有些感情,一辈子都不会改变。
这两年由于疫情关系,迟迟找不到机会回去,原本今年定在暑假回去,不想正欲动身,长沙又冒出疫情来,只能一再推迟,熬到国庆,疫情缓和些了,才自驾回去。
听说我到家了,闺蜜也风尘仆仆地拎着一个旅行箱来看我,一坐下就打开箱子给我掏出一箱荔枝。我惊讶地问道:“都十月了,还有荔枝?”
闺蜜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不是新鲜的。本来听说你八月要回来,我就准备来看你的,还找老板预订了品相最好的荔枝给你留着,结果后来疫情你回不来了,我就把它们冰冻了起来,想着也能勉强让你吃上。”
我忽然鼻子一酸,连忙接过箱子转过身去安置,闺蜜又掏出一箱东西来,淡蓝色的箱子,打开来里面躺着六个彩色的细长玻璃瓶,马卡龙色系充满了少女心。她边拿边说:“我还给你带了箱白雪姬荔枝果酒,也是我们增城出的,用的荔枝也是你爱的品种,如果觉得冰冻的荔枝不好吃,可以试试这个,觉得好的话,以后没有荔枝的季节,我就带荔枝酒给你。”
说完,站起身来,拧开一瓶倒在杯子里递给我:“我记得你刚去那边工作时跟我说过,迎新晚宴上同事们劝酒量差的你喝酒,拿一瓶泡着鲜果的酒让你喝,跟你说是果酒不醉人,结果你喝了一杯就出洋相了,后来一聚餐就被他们拿出来说笑。那些鲜泡的果酒都是四十度以上的,女孩子哪能喝啊?以后聚餐啊,你就带这个酒去,酒精含量很低,喝它个几瓶都没问题,看谁还敢害你出洋相!”
我接过杯子,一股荔枝的香气,幽幽地荡了出来,不是那种瞬间地一涌而出,而是像贵妃起舞的水袖,一缕一缕翩翩地撩拨着你的鼻子。琥铂色的酒在杯中荡漾,像太阳落下,收走金色晚霞的那抹余晖。浅尝一口,淡淡的清甜如同饮下荔枝壳内的那点残汁让人意犹未尽。
其实那件事已经过去许多年了,我早已经忘却,没想到闺蜜却还记得,顿时眼睛有点泛红,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大口,细微的气泡感从舌尖开始蔓延,一直跳跃到喉咙,荔枝的香味在口腔内久久不散。
我连忙拿出白居易当年对荔枝酒的吟诵来夸它:“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春。欲摘一枝倾一盏,西楼无客共谁尝。”
她给自己也倒上一杯,来碰我的杯子,然后一仰而尽,“怎么就无客共尝了?我不就在陪你尝吗?虽然咱们现在隔得是有些远,平常联系得也不多,但咱们的感情,永远像这白雪姬一样,虽然酒精含量不高不够浓烈,但是微醺不醉,恰到好处,任何时候,只要你说一句‘需要’,我一定会立马飞奔到你身边!”
我终于忍不住,放下杯子紧紧地抱住了她。此时我确信,有一种友谊,即使平时不发短信,不通电话,但也能在见面的那一刻,一如当初,不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