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年间,古荡县有个书生叫贾文元,寒窗苦读,却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即便如此他依然不改初衷,弄得家里是穷的揭不开锅,相依为命的老娘也跟着受牵连,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10分艰苦,这天中午,贾文元访友归来,因为不好意思在朋友家吃饭,以至于饥肠辘辘,回来的时候,路过一片瓜地,又大又圆的西瓜勾起了他的食欲,他本来想去买一个,可哪有钱呢,最终饥饿战胜了廉耻,假文员见无人看守,就偷偷进地里边偷了个西瓜,一个书生抱着西瓜走在路上,那肯定会被人家怀疑,再加上贾文员饥渴难耐,他寻找了个偏僻处把瓜给吃了,这一个西瓜下肚后,贾文元是杜保腰圆,打扫战场买了西瓜皮,突然身后传来一个严厉的声音,好,你个偷瓜贼,偷我西瓜,看我怎么收拾你,假文言吓坏了,知道遇到了种瓜人,连声求饶,说自己赶路又渴又累,才摘的西瓜,西瓜值多少钱,他可以赔偿,种瓜的人是个老汉,年纪50岁左右,他看了一眼贾文远,冷笑着说,我当偷西瓜的是什么人呢,原来是个书生堂堂的读书人,竟干起了见不得人的勾当,说出去看你的脸往哪搁,想赔偿也行,一个西瓜五两银子,少一个子都不行,这五两银子对贾文员来说,就是要了他的命,他也拿不出来,因为偷东西在先,贾文元不敢跟老汉理论,只得低声下气的乞求道,老人家能不能少赔点,在下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来呀,老汉并没有可怜他,板着脸说,不行,不拿银子我就送你去见官,看是银子重要,还是你的脸面重要,贾文元最怕老汉送他去见官了,见了官这是肯定就宣扬出去了,那他这一辈子也就毁了,可眼下家里连吃饭都困难,哪里拿得出五两银子呢,见老汉态度坚决,贾文元只好硬着头皮接着哀求说,行,那五两就五两,只是暂时拿不出,等在下有了钱,一定双手奉上,您老要实在担心,在下可以立字为据,老汉见贾文员实在拿不出银子,就动了侧隐之心,好,既然愿意赔钱,这眼下也不比你要了,你一个穷书生,也不知道啥时候有钱,给你个赚钱的机会,这地里的西瓜该卖了,这几天你就跟着我去集市卖西瓜,卖的银子只要够了五两,那咱们俩就算两清了,这是个将功补过的好办法,虽说去集市里卖西瓜,有时读书人的颜面,那总比被送去见官好多了,于是贾文元就急忙点头答应,第2天一大早,贾文元就急急忙忙赶来帮老汉摘西瓜,然后去集市上卖,卖瓜的时候,老汉叫贾文员吆喝起来,他哪里喊得出口啊,看老汉生气了,他只好乖乖照做,刚开始吆喝的时候,贾文员声音小的跟苍蝇似的,喊过几声后也逐渐放开了,逐渐大了起来,有认识他的人就笑他,这个书生为何卖起了西瓜呢,贾文元修得脸通红,说是给亲戚帮忙,后来他渐渐发现,这买瓜的人根本就不关心这些,便也不再为难了,就尽情的吆喝起来,有时候他还加入了文邹邹的词语,吸引了不少人来买瓜,5天后西瓜卖完了,总共卖了523钱银子,这老汉留下五两银子,剩余的三钱就给了贾文元,贾文元回到村里,他卖瓜的事就成了村里人的笑柄,虽说老汉给了三钱银子的辛苦费,可因为失了颜面,他对老汉是心存怨恨,并且暗暗立下了毒誓,他日我若非黄腾达,非当面羞辱老汉一番不可,可是这读书考取功名对贾文员来说太难了,有了卖瓜的经历,他觉得做生意比读书来钱快,于是就决定到外面去闯一闯,他把母亲托付给了亲戚,只身就下了江南,一转眼十年过去了,贾文员真的发达了,成了腰缠万贯的富商,衣锦还乡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找老汉,找回当年丢失的颜面,眼下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只要老汉还种瓜,他就一定会去集市卖,贾文元来到了集市,虽说老汉苍老了许多,但是贾文元还是一眼就看出了他,他不动声色的就来到西瓜摊前买了一个西瓜,老汉并没有认出他来,乐乐呵呵的就把它切开,贾文元拿起西瓜吃了一口吐在了地上,他气呼呼的就对老汉说这是什么,西瓜难吃的要命,随手就把西瓜扔出去了,老汉一见有人来找茬,他看了半天觉得眼熟,仔细打量打量,原来是当年偷瓜的书生,如今仗着有钱来给我添晦气了,告诉你啊,老汉我活了60岁,还没怕过水,西瓜不好吃,你可以不吃,别以为老汉好欺负,贾文原本想给他个下马威,没想到竟然碰了钉子,当年吃你个瓜,你竟然和我要五两银子,还逼我一个堂堂书生去卖瓜,今日我已不是当年任人摆布的穷书生,你若向我道歉则罢,不然砸了你的瓜摊,老汉也是个牛脾气,他哈哈大笑,想让我道歉门都没有,竟吓唬不了老汉,贾文元在掏钱的同时又想了一计,他从兜中拿出十两银子,轻蔑的就对老汉说道了歉,这些银子就是你的,可以买下你这里所有的西瓜,老汉看着银子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瞪着眼睛说,你以为有钱就可以让我屈服了,别做梦了,马上给我滚蛋,贾文元有些尴尬又有些害怕,心想这老头挺不好对付,他急忙收起银子逃走了,走在路上他有些生气,这次面子丢的更大了,腰缠万贯的富翁,竟然斗不过穷老汉,不行,他不甘心,苦苦寻思一番后,他又想了一条妙计,在老汉去集市卖瓜的时候,贾文远把其他人的瓜高价买下来,然后低价出售,这买瓜人贪便宜,这样一来老汉的西瓜就没人买了,刚开始老汉不以为然,可一连几天连一个西瓜都没卖出去,他开始着急了,老汉越是着急,贾文元就越是开心,最后这老汉坚持不下去了,就去找贾文远理论,两个人的争吵引来了很多赶集的人,为了狠狠的羞辱一下这倔强的老汉,他端起了架子,爱搭不理的说,只要老汉为当年的事磕头认错,他立马就放老汉一马,这老汉见贾文远铁了心跟他作对,知道斗不过他,只好在众目睽睽之下向他磕头道了歉,出了这口压在心中十年之久的怨气,贾文元是赚足了面子,由于老母亲身体不好,了却了心愿后,他便开始着手在家里边做生意,这天他突然接到了县太爷的请帖,请他去府中叙话,跟县太爷交朋友,这可是有面子的事儿,他高兴的手舞足蹈,第2天一大早,贾文元就去了县太爷的府邸,收到了热情的招待,寒暄一番后,信太爷说为了交通便利,准备在横穿全线的大河上修一座石桥,朝廷让地方自筹钱财,由于县衙钱财有限,不得不动员百姓捐款,贾文元是头号的富商,应该带头多捐些银两,为家乡百姓造福,县太爷下帖请他来,原来是捐银子的事儿,这贾文员再也高兴不起来了,不过既然来了,也不能不给县太爷一点面子,他先是说了不少难处,最后答应就捐一百两银子,县太爷也并没嫌少,正喝茶的时候,一个人的到来让贾文元大吃了一惊,是被他逼着磕头赔礼的卖瓜老头,他来这干什么呢,难道是来找县太爷告状的,县太爷知道此事后,又会如何看待他呢,贾文员越想,心里边越觉得发虚,好在这老汉并没有认出他来,县太爷看见了老汉,急忙起身迎接,一边施礼一边说,父亲大人来了,儿子有失远迎,请恕罪,老汉竟然是县太爷的父亲,贾文远一听就吓坏了,他恨不得生出双翼飞出去,只要老汉认出他,向儿子一诉苦,县太爷还不得把他关进大牢,这老汉往凳子上一坐,喝起茶来,趁老汉还没发现自己赶紧溜之大吉吧,贾文元不等县太爷说话,急忙起身告辞,幸好这县太爷没拦着,否则他都不知道该如何收场,出了大门他浑身上下都是汗水,这事儿要处理好,无论如何都要取得老汉的谅解,当天晚上,贾文元打听到了老汉从县衙回来,就带着礼物登门请罪,这老汉也并没有为难他,而是不声不响的听他的忏悔和道歉,等贾文元说完了之后,老汉又叹了叹气说,这事儿我还没告诉我儿子呢,想得到我的原谅,必须答应我一件事才行,贾文元见老汉松了口,急忙应声说道,行,别说一件,就是十件八件我也答应,老汉平静的说,大沙河上剑桥正需要银两,你带头捐一千两银子我就原谅你,也算你为全城百姓造了福,只要现在能取得老汉的谅解,那一千两银子没问题,贾文元急忙点头应允了,剑桥之前,县太爷在衙门前举行了一次捐款仪式,贾文元的捐款博得了百姓的称赞,从那之后县太爷就再也没有找他麻烦,他悬着的心就放了下来,因捐银子建造赢得了面子,贾文员生意做的也10分顺当,好了,故事到这就结束了,感谢大家的收听,喜欢听故事的双击加关注。
莫欺穷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秀绿川歌 自述:川歌,一个厌倦职场诸多用心、重术轻道的双商低下者,在职场主动边缘化最后选择离开职场的80后。...
- 登州府,位于齐鲁大地东北,三面环水,地势雄阔。北临渤黄二海,又与胶澳、威海卫、维县毗邻。自古这里就有“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