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难得的年休假,因为疫情的原因,只能省内周边游。今天选择的是宝鸡的周公庙。
去之前对这个地方的历史背景不是很了解,因为是老公提议,自己也觉得没有什么更好的去处,我们安排清早7点驾车出发,逛完了再吃一吃当地有名的岐山臊子面,然后返回,所以,由于匆匆决定,并没有做相关的功课。
西安断断续续两个月的降雨,很少能有晴空万里,所以这次大意,出门轻装上阵到没带太阳伞、太阳帽、太阳镜,由于是清早就出发,到了岐山已经是11点多,此时的太阳明晃晃热辣辣的,我开始犯怵,这样上山岂不是要晒掉一层皮?我们临时改意,乘缆车上山,再闲逛下山。
凤鸣岐山(借图)
周公庙山景
周公庙俯瞰
(简书是我临时起意下载想要写点随心小记,所以周公庙山顶的建筑由于阳光太刺眼,当时没有心情拍照,下次一定备齐素材。)
下山路,虽然阳光热烈,但已入秋,树阴下有风吹过时会有丝丝的凉意,这时不再躁动,心情就慢慢平复下来,我们坐在凉亭下百度周公——周公解梦中周公便是此人,姓姬字旦,西周第一任王周文王的第四子,第二任王周武王的弟弟,第三任周成王的叔叔,他协助兄弟,辅佐侄子讨伐残虐的纣王,稳固西周朝政,为亲为国,大爱无私,呕心沥血。晚年从洛邑(现河南)归隐于此,墓葬岐山,后人爱戴缅怀,前来祭祀修建,尊称周公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教育家!
了解了周公旦的平生,我俩吸取了精神的养分,振作起来,在后面下山的路上就格外的认真地参观学习每一处建筑,阅读介绍和诗文,竟也忘却了暑热和疲劳,看得津津有味,连照相也是满脸的诗情画意…
挡住了诗情画意的脸
一路下山,山脚下周公庙里的学习中,中国历史盲的我在西周两百多年历史的长线中串联了两个人物—姜子牙和孔子。周文王经指点寻觅到垂钓翁姜子牙;孔子所说的梦见周公,可见周公姬旦是儒家思想的先祖呢!
来岐山不吃碗岐山臊子面,真正是抱憾而归呀!下图岐山臊子面了解一下!
岐山臊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