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往低處流、熱往低溫的方向傳、電子往低電位的地方去,這是大自然的法則。但人們的財富分配不是這麼一回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貧富差距,自古皆然,金錢不會自動從有錢人的手上流到窮人手中。
除非,遇到劫富濟貧的俠客,或是落實民有民享的大有為政府。然而,俠客只存在於武俠小說中,而大有為的政府比俠客更不切實際,因此,社會需要其他的善行義舉,稍微紓緩貧窮端所面臨的困境。
「慈善」的本質是不求回報的給予,是一種不論貧富皆可為之的大愛精神,被雜誌譽為慈善英雄的陳樹菊阿嬤,就向世人展現了不平凡的慷慨。雖說平民百姓的無私捐獻更讓人動容,但平心而論,向有錢人募款較符合公平原則;而且,理論上來說,應該可以募到更多善款。
source:Kathryn Harper
想跟有錢人募多一點善款,得先知道有錢人在想什麼。阿姆斯特丹大學經濟研究中心的Gneezy教授及團隊,就設計了一個實驗,欲瞭解有錢人的給予行為。
說明這個實驗前,請先看看下面兩種狀況,想想你會如何決策:
狀況一:假如你填寫了某份問卷,做為獎勵,問卷發放單位提供獎金100元給你和另一名也有填寫問卷的路人甲(你完全不會知道他是誰,他也不會知道你是誰)。這100元要如何分配由你決定,你可以獨拿100元,也可以五五分、六四分或將100元都給對方等等。這時,你會如何分配呢?
狀況二:和「狀況一」一樣,但這一次路人甲可以同意或反對您的分配方案。如果路人甲同意,你們就依分配領獎金;如果他選擇不同意,那麼兩個人都拿不到一毛錢。
一般稱這兩種狀況為「獨裁者賽局」和「最後通牒賽局」,在古典經濟學中,一個理性的經濟人會追求利益最大化,所以「獨裁者賽局」中的分配者會把100元整碗捧去,而「最後通牒賽局」中的響應者(路人甲)則不論分到多少錢都該接受。
但人們的行為與古典經濟學的預測大相逕庭,文獻指出 [ref.23],一般人在「獨裁者賽局」中,平均會將三成左右的獎金分給響應者,在「最後通牒賽局」中,也許受到否決權的威脅,分享的金額會提高至四成左右;而「最後通牒賽局」中的響應者若沒分到理想的報酬,則會懷著報復心態選擇兩頭空。
Gneezy教授的實驗也是基於這兩種狀況,他與荷蘭一間大型銀行合作,寄送問卷給存款超過百萬歐元的存戶,讓這些百萬富翁隨機面臨「獨裁者賽局」或「最後通牒賽局」的問題。不過基於實驗設計,會告知這些百萬富翁所遇到的「路人甲」是低收入者,或著也是個有錢人。另外,他們分配的金額是100歐元,而不是100元新台幣。
實驗結果顯示,不論是「獨裁者賽局」或「最後通牒賽局」,有錢人都會分配給另一名有錢人約五成的獎金。但當分配對像為收入低者時,事情有了變化,在「獨裁者賽局」中,富翁們平均會給予對方71.4歐元,在「最後通牒賽局」的狀況下,反而減少為63.9歐元。
Gneezy教授等人推論,在「獨裁者賽局」時,富翁慷慨地將七成的獎金分給低收入者,是出於一種公益心態。在「最後通牒賽局」時,因對方有否決權,有錢人會情不自禁地進入議價心態,反而變得小氣,亦或是害怕給予太多會被當成是憐憫,因此不敢太大方。
不論如何,實驗結果都說明向有錢人募款時,讓他們自由發揮,不要有太多局限,反倒有更多機會募得高額善款。
說到這,就不得不佩服中文的博大精深了。英文"donate"一詞的含義僅為「捐獻」,中文則常說「樂捐」,不但要捐,還要快樂的捐,比"donate"來得高明。而且這還不是最高境界,最高境界的用語連「捐」字都免了,叫「隨喜」,隨意喜樂,與Gneezy教授的實驗結論遙相呼應呢!
本文轉載自吳京的量子咖啡館
參考資料:
Smeets, Paul, Rob Bauer, and Uri Gneezy. “Giving behavior of millionaire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2.34 (2015): 10641-10644.
Engel, Christoph. “Dictator games: a meta study." Experimental Economics14.4 (2011): 583-610.
Oosterbeek, Hessel, Randolph Sloof, and Gijs Van De Kuilen.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ultimatum game experiments: 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Experimental Economics 7.2 (2004): 1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