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买它,买它”,这句话出自爆红网络的“口红达人”李佳琦之口。据说,进入了李佳琦的直播间,你很难不掏钱就出来。
那热烈的气氛,那吸引眼球的打折促销,那巧舌如簧的讲解,拒绝他就等于拒绝美丽,简直没人能顶得住。
带着好奇和质疑,我和女友同时进入了李佳琦的直播间。“就这,也还行吧”,我觉得也没有流传的那么夸张,但是反观女友那边,是有了几分想要剁手的样子。
我们明明是抱着批判态度点进直播间,没想到听到李佳琦喊“所有女生,一定要给我抢”的时候,她就忍不住了。
但是,这些精致却用不上的小物件和一买就是十几盒的面膜、大几支的口红真的有必要吗,每次疯狂购物后第二天醒来的时候看着刷爆的花呗额度和信用卡,是不是后悔至极。
买了很多自己以为可以用得上的东西最后尘封在角落,却要花上一个月甚至好几个月的时间去为此买单,真的值得吗?这样的消费观是否真的健康呢?
2
“你到底借了多少贷款?”微信上,我连发了三个感叹号,“已经五万了。”我仿佛能看到Y打字时手在颤抖。
我倒吸一口凉气,知乎、贴吧上那些欠下巨额贷款负债累累的经历,我一直把它们当作闲暇之余的调剂,未曾想过,有一天也会发生在自己身边。
朋友Y,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已经断断续续找我借了5000块钱,一开始说没贷多少,这次在我的强烈追问下终于说出了实情。
他每个月的生活费也有3000元,大学前两年都过得挺滋润,但是大三快结束的时候,他认识了一帮外面的“朋友”,跟着他们去蹦迪喝酒,看着他们戴名牌手表、用着最新款的手机,他心动了,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都是他经济的来源。
但是好景不长,随着开销越来越多,Y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这个月花呗还完了,立马再借钱去还白条。他渐渐撑不住了,Y不敢告诉父母,后来又从别的网贷平台借款,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直到最后碰了校园贷。
校园贷的利滚利简直比雪崩还可怕,跟我借钱的时候,他一共欠了五万。
没办法,我们的能力没法解决,我劝他告诉父母,最后他差点成为“校园贷”的反面教材来宣传。我还记得他父母帮他还完了所有债务,他给我打电话说,在被催债的那些日子,他在梦里都是想着如何还款。
3
2019年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月光族”变“月欠族” 过度消费造就年轻“负翁”》。
文章中提到,一二线城市的大部分年轻白领正受困于自身的经济负债问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月光消费”,甚至“超前消费”。
从前些年“月光族”火起来,到90后这里成功升级为“月欠族”。
为什么这么多的人会选择超前消费呢?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资本在各种信息轰炸无形中灌输的消费理念,让消费者觉得只有购买最新最好的商品才能成为“成功人士”,才能在自己的圈子里站住脚,成为圈子鄙视链顶端的生物。
一件新的商品通过资本的包装推销,预售限额等饥饿营销,成功打造出爆款,吸引消费者购买。再继续包装精致、轻奢的生活才是年轻人本该有的生活观念,然后慷慨地将从你那赚来的钱贷给你。
慢慢的,你习惯了超前消费,提前满足了你的物欲。但是久而久之,你一旦发了工资你就得还款,还完款你就没钱生活,不得不再向他们借钱,至此,超前消费恶性循环圈正式形成。
人的消费习惯形成之后有不可逆性,花钱这种事,容易上调,很难下调。尤其是在短期内消费是不可逆的,习惯效应就较大。
等到消费欲和物欲成长到你控制不住的时候,你的每一步都像是在深渊上面走钢索,稍有不慎,就将万劫不复。所以超前消费的观念适可而止为好,量入为出才是王道。
灵魂拷问:2019年快结束了,你的总资产还是正的吗?
这个世界有很多废话,但很少有人愿意说给你听,我是青衫,一个愿意说废话给你听的人,希望能给我点个关注,未来的日子里带你看更多有态度的内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青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