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这个图片应该并不陌生。小时候,农村流行几句话,女人结了婚,就要围着三台转。碾台,磨台和灶台。这副图片,就是其中的碾台。
这个碾台荒置多年,不过,在青草和乱柴中,还可以隐约看到碾台边那一圈圆圆的碾道。似乎还可以找到当年人的脚印还有毛驴留下的蹄印。
小时候,经济并不像现在这样发达,没有加工厂,更没有磨面机。生活水平也不高,不能整天吃大米,白面。玉米面,高粱米面是面食的主要来源。所以碾台是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
家里吃的小米,高粱米,玉米馇子,都需要用碾台碾碎。早晨的时候,妈妈把玉米和高粱米用水泡上,下午的时候控干水份,晚饭后就领着我们姐弟几个去碾台磨面。妈妈用盆端着泡好的米,我们跟在后边,有的拿笤帚,有的拿铲子,有的拿面袋子,一家人有说有笑的走在村里的小路上。不时跟迎面走来的相亲打声招呼,彼此问对方吃饭了没有。
到了碾台,妈妈总是先用笤帚把台面扫很多遍,然后拿一些不太好的粮食铺在上面,先碾几下,为了更好的清扫上面的尘土。最后铺上要吃的米,妈妈用笤帚铺开薄薄的一层,不时还用手在去搅动下,接下来就可以磨面了。
碾台前面有一根长长的木棒,妈妈在前面推,我们几个在后面帮忙,笨重的碾石碾压着粮食,还不是发出一些沉闷的声响。一圈圈走下来,米变成粗馇,细馇,颗粒,最后是细细的面。妈妈用筛子把细面筛出来,然后粗馇再放在碾台上碾,如此反复,大约需要一两个小时的光景。
那时候不光是我家,村里人的生活模式基本差不多。每天都会有人去碾台碾粮食,磨面。尤其是清明啊,端午啊或者冬月蒸粘豆包的时候。碾台周围总是围满了人。大人们聊着家常,说说今年地的收成,谁谁家新娶了媳妇或盖了新房。孩子们在碾台周围捉迷藏,跳皮筋,丢沙包……玩儿的不亦乐乎。
当时的碾台,不仅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童年的乐园,也是大人们饭后聊天的一个聚集地。所以,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也不觉得当时跟妈妈推着大石头压碾子有多辛苦,反而更多的是童年经历的那份美好。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越来越快,乡村的生活频率也改变了很多。大米白面渐渐取代了高粱玉米,人们不用天天去碾道磨米和面了。而加工厂的出现,最终让碾台渐渐荒置。起初还有些老人家,牵着小毛驴,偶尔去碾台磨面。最后,连这些老人家也不在去了。
碾台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土,零星的还点缀着鸟儿的粪便。碾轴因为长期的闲置和雨雪的侵袭,早已锈迹斑斑,根本不能动了。曾经被人畜踩的光洁的碾道也被杂草牢牢占据,只能隐约看见曾经的影子。曾经大人们的交谈声,孩童们的嬉闹声,再也听不见了。清风吹动杂草,碾台似乎在呜咽,悲凉的诉说着自己的孤独和人们的无情。
一个为几代人的饮食留下汗马功勋的碾台,就这样,悄悄的退出了历史舞台。她见证了几代人的兴衰,更是历史发展的缩影。
早晨在乡间小路上散步,看到路边的碾台,内心变再不能平静,童年的回忆就像幻灯片,在眼前不停的播放。那些回忆是如此美好而真实,而此刻,碾台终究是已荒置多年。我们,还有碾台,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去了……
放眼家乡,回不去的,又何止碾台。那些荒芜的田地,废弃的房屋,鳏寡老人,还有留守儿童。不知是不是真的上了年纪,小山村也变得少言寡语。
这个留下我童年美好回忆的地方,十年,二十年后,谁来守护你,我老去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