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州一带的大路上行走着三个人。他们乃是刚相识。且都是徐州之行。三人之中,茶叶商人李懦年龄最小,却是最精明之人。
他见那叫王生之人身材伟健。面容正直,坚毅。举止言谈甚有礼。且又有一身功夫,曾在官府做过差役,而今因父亲患了疾病,他才无奈告假替经商父亲去徐州上货,对他深有好感。想着一路有他保护,心中甚是安心。
而那叫张郎者却是不仅相貌丑陋、凶残、且言语粗鲁、出言不逊。很是让人惧怕,可笑的是如此这般模样,却是身材矮小瘦弱。且还穿戴破旧不堪,若不是他非要与之同行,李懦不屑与他同伍。
听他说自己父母早逝,因其相貌丑陋,不被人待见,只好去徐州投奔亲戚。此时已至午时。三人进一家客栈。叫上几个小菜,又叫了一壶老酒。开始畅怀痛饮。饭桌上,张郎吃相粗俗、无状、吃到尽兴时,几次酒与菜汤滴于衣襟,却是无视。酒后之态更是猥琐无状,令李懦甚是厌恶。心中很是瞧不起他。
倒是那王生甚是大度,逐连连给他夹菜我、敬酒,甚是尊重张郎。逐感慨天下竟然有王生此人品举止俱佳且慷慨之人。想着以后定要和王生做生死之交挚友。饭后。三人入屋安歇。
第二天。天方亮兼起床匆忙赶路。为了早日到达徐洲,三人欲从一山路绕过。一路走走停停。终到半山腰。此时,三人兼无力行走。打算停下歇息一番再行。
刚坐至地上,忽的一阵疾风刮过。让人睁不开眼睛。此时,一只全身金黄庞大老虎狂啸着,快如闪电般向三人扑来。三人见状,大惊失色,兼吓得魂飞魄散,抱头拼命逃窜。那饿虎怎可罢休。在后紧追不舍。此时,李懦体胖跑得最慢。他气喘吁吁的回头见老虎已快至身旁,更是吓得浑身无力。腿脚哆嗦。绝望闭上眼睛,想着吾命休矣。
在这千钧一发之时,那虎忽被一石头击中头部,顿时恼怒,它仰天一声狂啸,震的山石兼动。回头复向他掷石头的张郎追去。原来是张郎救了自己,李懦呆呆傻傻看着弱小的张郎把老虎引走。不由得心惊肉跳,甚是担心。
赶紧拖着无力腿脚奔他而去。而此时的王生早已跑得没有了踪影。等他追了片刻,忽的停住,被眼前情景惊愕住,只见那张郎已被老虎咬死,一条腿已被老虎吃的剩下白森森骨头。剩下的尸体血肉模糊。一块块的甚是恐怖。森林里一股浓重腥味。
看到此,李懦悲痛欲绝。心似刀割。忽的晕厥过去。等他醒来,却是躺在床上,他睁开眼睛,环顾四周,此房乃是一茅屋,墙上挂着夹子、猎枪、还有一张狐皮,应是一猎户家,目睹狐皮,李懦想起为救他而死的张郎,不由得肝肠俱裂。嚎嚎大哭。
此时,一身材高大健壮,脸色黝黑男人过来。对李懦自称是本地猎户,方才上山和几个猎户寻找此山一恶虎,却无果,闻到虎啸声寻找,却看到一黄衣人(王生)惊慌下山而去。后方才发现老虎。却是目睹了他食人恶行。
几人逐把它引至陷阱处,齐放箭把它射死,用力把它拖于村庄中。而此猎户见他晕倒,逐把他背回家中。听此,李懦急起床,那猎户忙问其由,李懦哽咽道:自己被害挚友尸骨不能扔在荒野之外。自己要仔细拾回,运回自己家乡,好生把他安葬。他是为救我而亡。
言毕,又痛哭起来。那猎户忙阻拦他,告知他已把尸骨捡回,望他节哀。阻拦他看望尸骨,以免他更加伤心。可猎户越是劝慰,李懦越是心中愧疚。觉得自己轻看了张郎。可悔之晚矣!
正悲痛间,忽听扣门声,猎户出外开门,来人进屋,却是王生,他目睹李懦在此,忽的一怔,复又面露喜色道:原来仁弟在此啊!你让为兄好找啊!你无事吧,幸好我把那恶虎引走,方才救你一命啊,但不知那胆小如鼠张郎已逃往何处。
当然,我们不要怪他,他长的如此瘦小,理应快速逃脱,此时应已逃往别处。但愿我们一会还能相见,王生还似之前文绉绉、假惺惺说着,李懦目睹他如此小人嘴脸,不由大怒。他声色俱厉把他呵斥一番。责怪他在危难之际自顾逃脱,看到猎户却不曾喊人解救。自己错看了张郎。他才是一正人君子。实乃一义士。言毕,又痛哭失声。
那王生被李懦一番呵斥。脸上一会白一会红,后忽的转身灰溜溜离开。李懦目睹他离开,没有挽留,在猎户搀扶下欲起身去院子看望张郎尸身,那猎户不忍他难过,好言劝慰于他。
第二天,李懦不听猎户挽留,执意带张郎尸骨雇了马车,日夜兼程赶回老家,把尸骨埋葬在自家坟地,此后,日日祭拜。直至终老,遗留之际吩咐儿孙把他埋葬于张郎坟旁,他要让自己死后也陪伴于他。当真是一对世上少有挚友。人活在世,朋友不必多,只有一挚友乃就是人生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