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罗辑思维公众号,读过有时就只是读过了。后又觉得还是记一下好。
灰度认知,黑白决断
1.我们经常讲“认知升级”的重要性。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很聪明,认知能力也很强,却还是过得一塌糊涂呢?我的朋友老喻,给我讲了八个字:“灰度认知,黑白决策”。
2.什么意思呢?认知能力越高的人,对世界的理解就越是灰度,即不黑不白的。比如,一个高水平的经济学家,是不会动不动就做明确预测的,反而是低水平的人什么都敢说。
3.但是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好、事业好,每天面对的其实是大量具体的决策。决策是不能灰度的,必须在两难中坚决拍板,非黑即白,所以叫“黑白决策”。
4.有的企业老板认知能力不行,好多事儿都不懂,但是拍板能力特别强,生意照样也能做得不错;很多人认知水平很高,但却过不好,就是因为跨不过“灰度认知,黑白决策”这条沟。
5.所以,学什么都有用,但学到什么都不能保证你一定成功。
四小时
《鹦鹉螺》杂志在《达尔文其实很懒,你应该学他》(Darwin Was a Slacker and You Should Be Too)一文中说到:
达尔文一天的核心工作时间,只有每天上午八点到九点半,以及十点半到十二点,剩下的时间就是散步、写信、睡觉。
数学家庞加莱每天只围绕一个问题,用四个小时进行深度思考与工作。
除了我们通常知道的要有目标、够勤奋等因素,马徐骏从英国《周刊报道》杂志中《一天只工作四小时的愉悦》(The Joys of the four-hour workday)一文中,发现了三个平常不被我们注意的细节。
1.小心被后天环境埋没
研究显示,很多高智商女性最后成为了家庭主妇,没有在事业上继续有所追求。也就是说,我们很多人会被后天环境影响,浪费了原有的好条件。
2.别只埋头刻意练习,要有时间限制
刻意练习是一种全神贯注的状态,每天应该持续有限的时间,四小时为最佳,否则无论精神还是身体,都会受不了。
3.别忘了刻意休息
研究表明,要想在某一领域达到世界级水平,10000小时刻意练习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还需要12500小时的刻意休息,和30000小时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