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愈心理:我要看电视,不然不吃饭!当孩子学会谈条件怎么办?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有朋友经常跟我抱怨说,我家孩子越来越难管教了,老爱跟我谈条件。

“你不让我看电视,我就不吃饭了”

“你不给我看电视,我就不写作业了”

“你不给我买玩具,我就不吃饭了”

“你不带我去游乐园,我就不去兴趣班了”

 ......

01

和孩子谈条件,换来的是“讨价还价。

前阵子,侄子又跟他爸妈闹别扭了,说什么都不肯吃饭。

经过询问,我才知道原来侄子看上了一个玩具,非要让他爸妈买。

结果我哥和嫂子就是不给他买,说家里有类似的玩具了,结果他回家很不高兴,坚决不肯吃饭。

我爸妈看到孙子不肯吃饭都急坏了,我爸就跟侄子说“你现在乖乖吃饭好不好,吃完爷爷带你去买那个玩具”。

大侄子听完果然很爽快地开始吃饭,心情也瞬间阴转晴了。

后来玩具买回来了,我哥和嫂子决定要和爸妈促膝长谈一番。

谈话内容大概就是,让他们不要溺爱孙子,不要什么事情都跟他谈条件。

哥和嫂子说,“当孩子尝到了谈条件的甜头后,以后什么事情都要跟大人谈条件,这样很不好,以后更加难管教他。”

02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父母和长辈,什么事情都会跟孩子讲条件。

这种父母其实是缺乏底线和原则的,如果你一味地妥协和让步,那么只能换来孩子的得寸进尺。

不怕孩子偶尔跟你谈条件,就怕他学会任何事情都跟你讨价还价,最后让你变得很被动。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意识到跟孩子谈条件的危害性,要给孩子树立明确的规则并坚持到底。

不要让孩子什么事情都要跟你讲条件,什么事情都要和你讨价还价,这样做父母真的很失败。

但是,换个方面去想,孩子开始讨价还价,一部分是受大人管教方式的影响。

另一部分原因是他“变聪明了”,随着成长他的情绪控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力都有了质的飞跃。

咱们回想一下,孩子更小的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是不是只会哭闹,更极端的就倒地打滚哭。

但现在他竟然会“谈条件”了,能把自己情绪控制好,还能换位思考谈判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这样一想,是不是觉得会谈条件的孩子,其实还挺厉害的!

所以,我们不要觉得“讨价还价”是孩子在挑战父母权威、不听话, 其实这是他成长的表现呢。

当然,面对孩子的谈条件,父母是答应还是拒绝呢?

我认为,只要做好以下三点就可以了:

03

1.给孩子多一个选项

其实,多数讨价还价的产生多半是由于,家长直接给孩子营造了一个条件:完成了什么,就可以得到什么。

因此给孩子造成了这个是家长提出的条件,不是自己的意愿,所以才会和家长讲条件。

这种情况下,父母不应该只给孩子一个条件,而是再给孩子一个选项。

比如在孩子不写作业,提出要看电视时,给出两个选项。

先看电视,然后去写作业;先写作业,再看电视,相信总有一个是能满足孩子意愿的。

这样孩子自己做出决定,不仅让他学会思考,更是避免了没必要的讨价还价。

2.不要用物质当奖励

首先,父母一定要杜绝跟孩子说这些话:

不好好吃饭就不能吃零食,你只有听话,我才会满足你的要求这些话。

当孩子不愿意去做某件事,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长可以去询问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做的原因,知道了原因,再一步步去解决问题。

例如,当孩子不愿意吃饭,家长们说不好好吃饭,就不许看电视。

这样其实是给孩子一种暗示:我好好吃饭了,就可以看电视。

这样的话,其实杜绝了给孩子额外的承诺,也避免了给孩子讨价还价的借口。

3.千万不能心软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在他的名著《孩子:挑战》中举过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一对分别是五岁和七岁的兄弟,面对妈妈时,经常胡闹、耍赖、大哭、怒吼。

弄得妈妈手忙脚乱,而爸爸在家时,他们却非常规矩。

因为孩子们很清楚,一般来说,妈妈很容易让步,而爸爸言出必行,非常坚定。

而现在很多的家庭都是老人在带孩子,因此当孩子在讨价还价没有得到满足时。

他会利用老人心软的特点,他知道家长会见不得自己哭而满足他的要求。

所以各位家长一定要让老人和自己站在同一边,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大多数孩子是可以改掉这个毛病的。

孩子看到大人不接招,不妥协,就会乖乖就范。

在孩子讨价还价的时候,你只需保持原来的语气温柔地将规矩重复,孩子便知道谈判失败了。

有些事可以适当让步,如果孩子提的要求合理,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

父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守住自己的原则,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知愈心理咨询专注您的心理健康,为所有的情绪提供一个温暖安放处,让您从心遇见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