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和高考的重要性在此不再赘言,不过,有一点特别想告诉所有考生的是:无论中考还是高考,他们都只是人生的里程碑,不是终点站。只要你把学习当成终身的职业,那么,终其一生,我们都是学生,我们便有不灭的希望!
好,此刻,我们不谈长远的未来,我们来谈谈:大考来了,考生该怎么办?
首先,一定要有“平常心”。
王阳明心法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理论,我把它换算成四个字:动 心 便 输 。于是,我们要做的就是:三个字--平常心。五个字---该干嘛干嘛。
目前,考生易动的心思便是:忧虑或恐惧。对一个不确定结果的忧虑,对社会上过度宣传、过度渲染的大考的恐惧。来来来,我们来回答两个问题:
1、如果你学的足够好,你有必要忧虑或恐惧吗?
2、如果你学的不够好,你忧虑或恐惧有用吗?
3、难道就你自己如临大敌?
答案是什么?是不是:学的足够好,没必要;学的不够好,忧虑恐惧也没用。而且,全天下的考生都一样,对,大家都是人,都在面临同样的事情,所以,你并不孤单:你想到的他们一样不知道琢磨了多少遍;你所畏惧的,他们同你一样害怕。(想到这里,是不是心里平衡多了?)
那么,怎样保持不动心、平常心?
简单说来就是:不要考虑未知的事情,不要考虑那个不确定的结果,所需要做的就是:活在当下,认认真真同以前一样过好每一天。
还有一种考生,他们动的心既不是忧虑也不是恐惧,而是,怎么形容呢?“兴奋”,对,是心理情绪的极度兴奋状态。不是因学习而兴奋。而是,于他们而言,有一种:今日一别,从此山高水远,不复再见;于是,我欠人的,人欠我的,我们两还!然后,各种表白,各种告别,各种合影,各种留念……
前方大敌当前,这方你却商女犹唱、歌舞升平。要你说,公平、公正的老天爷能放过一个临阵脱逃的你吗?还有,那些无辜的被表白的男女生,听我一句劝:这些向你表白的、执手看泪眼的,全是为了感动自己的演戏,如若真喜欢你,他(她)会在关键时候乱你军心吗?这不是摆明了拉你下马,享受他在水里,你也不在岸上的心里平衡感吗?所以,谁动心,谁输。冷眼看世界,真相在其中。想到如此,还不乖乖地去复习?
这时候,肯定有人要说:都什么时候了,复习有用吗?
让我来告诉你我所说的“复习”的方式和目的。这关键时候的复习,是指:翻课本、翻笔记,甚至,当实在无法静心的时候,拉出一两个做过的题目(中低档)再做一遍,梳理一下思路。总之,得有思考在其中。
为什么要有思考在其中?这是因为:我们通过思考来让大脑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大脑保持一定的兴奋度是考场上可以毫不突兀进行深入思考的关键。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休假两天,重新做题,需要比较费力的才能进入状态。
对,倘若你能比别人提前进入状态,(更难过的是,许多人整个考试过程都无法进入状态。)你就赢了。无论考哪门学科前,都要进入这么学科的领域,进入一种满脑子都是这门学科内容的境界,只有这样,考场上才能无需调整、立马进入状态,
当然,对于家长而言,“平常心”也同样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人家考试,好家伙,你请了一周假陪他,这不是无形之中给孩子的巨大压力吗?不带这么吓孩子的。每考完一门,千万不要主动去问考的如何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削减孩子下一门学科的复习时间。最关键的:都考完了,再追究没用啊!
如果自己由于紧张睡不着咋办?相信我,别说两三天,就是一周睡不着,照样可以活蹦乱跳。没关系,心无旁骛、闭目养神,闭目便是养神,不一定非要酣睡。
再给大家一个小窍门:进考场前,可以适量的喝些诸如“红牛”之类的功能性饮料,至于原因吗,补充能量、提神抗疲劳。
其次:要知道:考题是有套路的!
这话怎讲?《考试说明》和所有真题告诉我们:高考试题易中难的比例为:2:6:2,或3:5:2,在高考试卷中,有20%或30%的容易题,有60%,50%的中等难度试题,有20%的难题。
看到了吗?也就是说:在一张试卷分布中,中低档题占了80%,如果总成绩是150分,那么中低档题是120分。就高考而言,总成绩750,中低档题就占了600分!这是什么概念?在咱们大山东,能考到600分,上一本已经绰绰有余了!
对于中考而言,高考试题就是中考题的风向标,同理。那么,我们在中考中,如果能保证20%或30%的容易题不出错,50%-60%的中档题保证基本不出错,理想中的高中一定会向你伸出橄榄枝了。
中高考阅卷老师有个共识:真正拉开考生分数差距的是中低档试题!具体而言,在考试中怎么做题?两点:
一、调整心态,知道难题大家基本都不会,所以看到难题不发怵、不恋战,能够一看不会,掉头就走,敢于舍弃。
二、会做的不失分,保证一次性做对。仔细、全面审题、认真、规范做答,落笔无悔。
还有一点,作文文科生我要再叨叨几句:文科试卷后边的大题,全部是按点给分,千万不要长篇大论,当你自己都清楚没有答出所有考点时,在某一个考点上的生发就是画蛇添足,费力不讨好。
最后,告诉大家几个考试中的窍门。
有几个关于语言学科的考试窍门,非常实用有效,不妨一试
1、附体阅读法。
当做英语中的完型、阅读时,做语文中的记叙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时,可以使用此法。啥是附体?就是物我两忘,如果出现了记叙文,好,你就是记叙文的主角;如果出来了说明文,好,你自己就是说明的对象;如果出来的是自然科技文章,好,你可以是山、河、街道…… 以此种方法做题,你必能做到“试题与考生”两两相生、两两相长……
2、投机取巧法。
在英语考试中,作文的考查是有一定范围和套路的。举个简单的例子:中考作文基本都是10句话,开头结尾去一句,中间是8句;高考作文再多加二、三句即可。如果你能提前把这10句或12-13句话要用的句型准备一下,那么,考试中比平时多考5-10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当然,不能胡乱准备,准备什么也是有说法的。)
我所说的投机取巧法是指:英语考试前一定要把老师为你预测或准备的常用句型背上几遍(最好能背过)。到了考场,发下草稿纸之后,立马把他们下来,这样,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去为听力题做准备了。大脑是CPU不是存储设备,所以要赶紧写下来。这样有两个好处:
第一个好处就是:即使做到最后时间紧张也能有得依仗,不至于慌乱。
第二个好处:考生往往在做到作文时,因为时间原因,写出来的文章水准大失,不上档次、得不了高分。有这么几个句型、表达在那里放着以供参阅,不会写的太离谱。
还有许多老师建议听完听力后先写作文,(打草稿)这个,我们不做限定,如果你已习惯如此,那么继续;如果你不习惯,那么,不要轻易冒险。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没有十足把握,不要轻易修改答案。往往一改就错。
关于考试,就说这么多,相信,如果你试一下,你会发现这其中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