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制造的焦虑而感到焦虑
制造焦虑,换取流量一时间成为获取关注的常规操作方式。但浮躁的环境下又有多少人能够抵挡焦虑的影响,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呢?
不要被制造的焦虑而感到焦虑。网上和社交平台上到处是成功人士的身影,动不动就是月薪5万,日薪4千的牛人大拿,但真正做到这个水平的可能在我们国家要位列前95%了。所以环顾一下自己的四周,这样的一个手掌应该就能数的过来。其实大多数人只是踏实的过着自己的生活,安静的干着自己的工作,不要被虚无缥缈的东西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咪蒙”式焦虑制造已“关门大吉”
英语中有句话说的特有道理:Every hurt is a lesson, and every lesson makes you better.中文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吃一堑长一智。
很多刚刚走出校园初入职场的年轻人被自己的薪资和待遇所打击,老感觉自己的工作总是不如自己同学某某某在某互联网公司待遇。另外,也被社交媒体上渲染的各种高收入人群的事迹所绑架,但是真正做到朋友圈里说到的其实寥寥无几。
如果你每天刷朋友圈时总是很在意别人的状态,那么你就错了,因为朋友圈里的东西比较是朋友圈里的东西,这个你应该都懂?所以,最聪明的做法就是看看就好,做好自己的事情,干好自己的工作,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你真的很容易受到这些东西的影响,那么你可关闭朋友圈,减少自己花费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把时间还给自己。
如果你太过于关注别人,那就很容易迷失自己。过分关注社交媒体很容易被它牵着鼻子走,被制造的焦虑而感到焦虑。
“咪蒙”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过程就不用讲了。只能说好好打造的平台就这样毁在自己手里了,贩卖焦虑可能一段时间是可以的,但是大家会有一个觉醒的过程,也有个承受的限度。如果超过大家的承受能力,就会被大家识破,所以底线的东西有时候只能靠自己把握。同样,什么东西可以接受,什么东西不必接受,也是自我把控的。
寻找自己收入的增长点
很多时候,我们看似沉浸在繁杂的工作和累心的人际关系处理中,留给自己思考和总结的时间总感觉不够用,但是有没有获得真真切切的提高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工作无论再忙,要留给自己思考和总结的时间。不然闷头干,可能方向就是错的,更别谈能够收获经验和成长了。
另外,年轻人也不该渲染自己的苦难和悲情。
出入职场,刚刚走出象牙塔,遇到些困难和挫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过来人也都懂,但也不应过度渲染自己的苦难和悲情。没有积累太多经验,反而累积了很多积怨,而这些只会让你更加的消极和下沉。
遇事应当做到Clam down and carry on.
如果我们每天被繁杂的琐事所烦扰,那就应该想办法让自己脱离出来,哪怕每天拿出一点点时间能够脱离出来也是必要的。
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认真思考如何弥补自己的不足、增强自己的强项、掌握工作上的技能和专业技能。
工作是你获得收入的基本点,但是技能的累计和内心的强大才会带来收入新的增长点。
合理安排下班后的五个小时。读书、健身、思考、自律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