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也可以看成是发心、愿望、做梦都想成为的模样,总之是一种现状尚未具备而未来想要达成的状态。
美国社会心理学大师和哲学家艾里希.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谈到:人在世界上,需要确定自己的位置,明白自己为什么在这里。所以这就要求有一种价值定位的坐标系,或者说一种信仰体系。在人类历史上的很长时间里,这种需求主要是由宗教完成的,比如说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打雷下雨的现象?因为有雷神和雨神。所以人如果要求雨,就要祭祀雨神。这种定位和信仰,就算是虚妄的,也可以满足人的需求。但是随着人的发展,这种定位就会越来越受到理性的影响,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科学的世界观。所以,一个人客观、理性地看待事物的能力越强,他就越接近现实,他的坐标系就越完善。
在弗洛姆的另一本经典《逃避自由》中,他谈到,原来的时候,人和自然母体是一体的,虽然没有自由,但是可以感到安全。就好像胎儿在妈妈肚子里是安全的,婴儿在妈妈的怀抱里也感到安全。很多人即使成年以后,依然会依赖母亲,有恋母情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不想抛弃这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比起一个人去面对未知又危险的世界,他宁愿选择继续躲在母亲的怀抱里。那么,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当这种自由出现的同时,也一样带给了人们孤独、恐惧、焦虑和无能为力的感觉。我们无法忍受这种孤独,应该怎么办呢?弗洛姆指出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前进的路,就是发展内心的力量和创造力,完善自我人格,实现以独一无二的自我为基础的积极自由,并在这个基础上和世界建立新的关系;另一条是后退的路,为了摆脱孤独,重新获得安全感,放弃个体独立,重新回归母体。
弗洛姆说了,这两条路看似都可以走,但实际上向后走是走不通的,个体的成长是不可逆的,人不可能再回到母亲的子宫。我们要是看到一个人一把年纪还和母亲一起住,开口闭口都是我妈说,肯定不会觉得他是个正常人。所以向后的路是虚幻的,向前的路是真实的。人要实现自我,当然应该继续前进。然而悲剧的地方在于,前进的道路虽然真实,但是困难重重,而后退的道路虽然虚幻,但是却比较舒适、比较容易。而当人们选择了这条退行的道路,可以说就是踏上了“逃避自由”的道路。
一旦选择向前走的路,就开始靠近“理想”了,就需要知道自己从何处出发,要去往何处。唐僧每次都是这样介绍自己:“贫僧唐三藏,从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取经。”
这三句其实就是人生的真谛。在现实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1、我是谁?(在任何时候别迷失自己)2、我从哪里来?(勿忘根本)3、我要到哪里去?(自己真正的理想是什么)
理想是什么?在说: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的裴多菲那里,理想等同于自由。哲学家认为,自由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不必被强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财富自由是一种自由,可以理解成一旦有人让你不爽,你就插上金钱的翅膀飞走。但这只是自由的一种方式,并非自由本身。犬儒主义哲学家第欧根尼就对财产不屑一顾,当他淡然对尊贵的亚历山大大帝说:“请往边上站一点,你挡住了我的阳光”时,他就是自由本尊。普通人耍不了第欧根尼那一套,得老老实实面对现实的一地鸡毛。回过头来看看实现财富自由以后呢?躺平啥也不干了?!现实是:那些实现财富自由的金主最多在吃喝玩乐一段时间以后,往往继续创业或是做慈善,总之就不会闲着混吃等死。为什么呢?这就涉及到了人生理想----积极自由和全面完整的人格的自发活动。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里说,自发活动不是强制活动,也不是机器人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讲,自发活动就是自我的自由活动,sponte---人的自由意志。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特征,能够在人的情感、理性、感觉、经历及意志中起作用,自发性的一个前提是接受全面总体的人格观念,摒弃割裂理性与人性的做法,只有人不压抑自我的基本组成部分,并对自我一清二楚,只有生命的不同方面实现了根本的有机统一,自发活动才成为可能。
在我们身边,小孩子和艺术家们是最能自发表达自我的个体。在自我的自发实现过程中,人重新与世界连为一体,与人、自然及自我连为一体。爱是此类自发性的最核心组成部分,劳动是此类自发性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劳动是一种创造,人在创造活动中,与自然融为一体。适用于爱和劳动的仪式也适用于所有自发活动,无论是实现感官欢乐还是参与共同体的政治生活,他肯定自我的个性,同时又把自我与人及自然连为一体。人的自发活动在更高的基础上解决了自由与生俱来的根本矛盾——个体的诞生与孤独之痛苦。
只有源于自发活动的那些特性,才能赋予自我以力量,才能成为自我完整性的基础,最大的自豪与幸福莫过于思考、感觉和说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意味着真正重要的在于活动,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一旦个体通过自发活动实现自我,就把自己与世界联系起来,它与世界便成为一个结构化整体的部分,有自己正确的位置,对自己及生命意义的怀疑也不复存在,认识到生命只有一种意义:生存活动本身。而自己,是个积极有创造力的个人。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索,是古往今来能人志士实现理想的英雄之旅。歌德在其代表作《浮士德》中就把这种求索精神刻画得很精准。精通科学、哲学、神学和医学的学者浮士德,是上帝最喜欢的臣民,在魔鬼梅菲斯特和上帝的赌局中,浮士德用灵魂向魔鬼换取了无所不能的超能力,跟随魔鬼游历了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他首先体验了凡人世界的爱情,和少女格雷琴相恋,但这却是一个悲剧的结局,他搞得人家家破人亡。浮士德自从有了超能力后,他就可以变出钱,解决一个王国的财政问题。对现实世界不满意,就可以穿越回古希腊。在古希腊,他还成了英雄,娶到了西方世界里古往今来的第一美女海伦,并且两个人生了一个孩子。但是浮士德还是不满意,于是他又回到现实,来到了皇帝的身边,帮助皇帝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浮士德得到了皇帝的奖赏,那是一片海滩,在那里他想围海造田。
浮士德古往今来地游历了一大圈,已经百岁高龄了,但依然没有找到让他真正满足的“理想”。这时,魔鬼梅菲斯特已经等不及了,他开始为浮士德挖墓。年迈的浮士德这时候已经双目失明,他听到挖墓的铲声,误以为是工人在施工。这时,终于认识到劳动是最美好的事情,于是他说一声:“停留一下吧,你多美啊!”
这句话其实是浮士德对未来社会的憧憬。他说:“我想看到这样一番忙碌的景象,要在自由的土地上与自由的人民站在一起”。但是,这时根据他和魔鬼的协议,他既然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便要将灵魂让魔鬼带走,于是话音刚落,浮士德便倒地死去。当然,最后歌德给了浮士德一个完美的结局,代表正义力量的上帝拯救了他的灵魂,将他带到了天国。
结尾几句非常出名,可以作为我心目中理想的注脚:
万象皆俄顷,
无非是映影;
事凡不充分,
至此始发生;
事凡无可名,
至此始果行;
永恒的女性,
引我们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