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被电影召唤的人,汇聚到了Mtime,一边享受着电影赋予这个世界的美好时光,一边孜孜不倦的将电影的点点滴滴汇入到网络的海洋中—这是候凯文2006年创立时光网初衷。然而侯凯文的美好“时光”并没有延续到最后,2016年7月27日,时光网被万达以2.8亿美金的价格全资收购。而早几个月前,猫眼以83.3亿人民币的价格被光线传媒控股,后者是一家创立仅两年的公司,主营业务为在线购票,而时光网从影讯、影评、购票、周边都做了,为何耕耘了近10年的时光网会走向衰落最终被收购,而且估值不及猫眼的四分之一?
怀着这样的困惑,我查阅了一些相关数据。
第一个是百度指数的数据,对比了时光网和猫眼的近几年的搜索指数(移动端),实际上由于时光网起源于web端,所以其搜索指数有着明显的优势。整体上来看,从2015年开始,时光网的搜索指数开始呈现下降趋势,而猫眼则迅速增长,两者差距越来越小,有一段时间,猫眼的搜索指数甚至逼近并超越了时光网。
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情况?2015年的电影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我们来看另外一组数据:
从这张图可以看出,整个内地电影行业在线购票的用户渗透率在2014年和2015年间迅速增长,并在2015年有了质的跨越,用户渗透率首次过半,达到了51%(2016年该项数据增长明显放缓)。
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分析了时光网app的版本迭代数据以及应用市场的评论,并做了一个20多人的线上用户调研:
将这些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时光网衰落的背后原因逐渐浮出水面:
1、随着互联网媒体的广泛全面发展,用户获取电影资讯的渠道增多(如微信公众平台等),时光网原本基于影讯与影评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竞争壁垒被逐步削弱;
关于这点,我的在线调研中得到验证,见下图:
2、当更广泛的用户将更多的休闲时间投入到电影院的时候,意味着主流用户的刚需已经由影讯影评转变为在线购票,而时光网显然没有对这个趋势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快速的调整
从14年末到15年初起,观影人次及在线购票均出现井喷式增长,2015年观影更是达到12.6人次,对于这部分用户而言,购票需求的刚性程度比影评影评大得多(影评影讯的获取途径变多,也更容易获取),从用户评论和版本迭代图可以看出,尽管用户表达了对其影讯、影评的喜爱,但时光网在票价、购票体验上(支持影院少)被诸多竞争对手碾压,这是非常致命的,也是其衰落的主要原因。
而别的平台如猫眼,通过购票积累到一定量的用户后,反向切入影评和影讯,而这些影评和影讯能满足绝大部分非发烧型点应该爱好者(发烧友群体毕竟有限),随便对比部分电影,就可以发现其实猫眼的评论数量已经远超时光网。
3、卡顿,闪退现象的评论贯穿始终,说明时光网的技术团队并没有达到该体量公司应有的水平,严重影响体验
这是一个比较意外的原因,大家可能想不到,时光网app在360手机助手上的评分只有5.3分,而其余大部分电影app的评分都在8、9分,猫眼为9.8分,即便是去除刷数据的部分,这两个对比也实在太悬殊。
纵观各大平台的评论,我们可以发现,除了被吐槽票价贵,服务差之外,最多的评论集中在卡顿、闪退等问题上(见评论分析图表),而且几乎贯穿了时光网app的整个生命周期,这对用户留存和活跃是致命的。
以上是个人对时光网衰落原因的一些看法,欢迎拍砖。而被收购后,背靠万达的资源优势,时光网并不是没有逆袭的机会,关于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策略就不描述了,毕竟过于宏大容易太虚,但至少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尝试:
1、依托万达线下资源,可以延展个性化的观影场景,这点是其他在线购票平台没法做的,容易形成差异化和口碑,如建立单身影院,单身白领可以app购票,男女间隔搭配,观影完可以根据彼此印象在app上形成社交(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沿着这个方向可以继续延伸);
2、因为票价贵而离开的电影爱好者,还会因为票价便宜而回来,所以,强化在线购票体验的同时,通过价格抢用户并不晚(影讯依然可以是优势);
3、团队技术能力必须升级,卡顿、闪退不解决,没有用户体验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