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社会上的某种行为接连出现时,大家一定要警惕:这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这种行为非常坏时。
8月30日,某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融资1千万 他是大学生的洗衣工》,采访了某O2O洗衣平台CEO郭超宇。他自述前期创业艰辛,为增加用户顿生一妙计——剪断大学宿舍楼的电线,迫使学生群体使用APP。事件的后续颇有点黑色幽默,当舆论被点燃、人们纷纷质疑“为什么创业者越来越不要脸”时,当事人不得不发声:我们只是为了炒作,从来没有剪过电线。仿佛这种恶意炒作从来就没有什么问题,是炒作的话大家就可以一笑而过不再追究。无独有偶,仅隔一天,另一特卖网站副总裁被曝先后在微博、朋友圈等好几个平台发出一连串“救”字,然后销声匿迹……紧接着,一边是同事、家人各种疯狂打电话联系甚至报警,一边是明眼人揣测是不是恶意营销。果不其然,随后当事人发声明称“为保证真实度自己一手策划此次事件营销”,为表歉意引咎辞职。只是不知道,这种道歉是不是也是事件营销的一部分,在假装歉意的眼泪下掩盖的也还是狡黠的微笑?
一样的思路,一样的剧本。所不同的是,前一种行为利用了人们的厌恶心理,后一种行为利用了人们的同情心理,但两种方式最终一揭晓都收获了同一种效果:让人讨厌。
事件很快平息,没有造成恶劣后果在大多数人看来完全可以一笑而过。但仔细想,这其实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它反应了当事人两种心态的叠加:我知道我不对,但这有利可图;我知道你们很讨厌我,但你们拿我没办法。第一种可以让他们突破道德底线然后为所欲为,第二种可以让他们虽然做了错事但却不受惩罚。可是,法律体系再完善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需要人们以约定俗称的道德加以约束,比如说最起码的——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撒谎,这种约束必须落实到人的内心才可能有效,突破了这一层膜,就真的是朝着为所欲为的方向大踏步前进了,并且没人管得了!同时,多米诺骨牌推到了第一张,后来人竞相模仿,还让不让我们这些天生善良的人活了。
事实上,这种low到骨髓的营销方式并非第一天产生,在此之前先例非常多,比如明星自曝丑闻吸引点击,直播播主手机自拍吃活蛇、打老头、砸警车……他们习惯性为自己抹黑然后再洗白,一边顶着骂,一边数着钱。只不过当这种趋势从名人变成普通人,从一小撮人变成一大堆人时,我们必须要加以警惕了。
可悲的是,我们似乎没有办法制止,当他们看着微博关注人数不断增长时,他们可能在算点击率,而我们也只能骂娘!社会道德失效最终还需社会约束力量发挥作用,剩下的人替他们拉刹车,比如微博取关,朋友圈拉黑,或者在街上看到他们时上去一顿胖揍,就像对待刘梓晨宝宝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