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场徒劳的雪,就只有虚幻的美。——《川端之目》
《妖猫传》的评价似乎两极分化,票房还不及《前任3》的三分之一。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我2017年看过最好看的电影前三。
陈凯歌导演在襄阳造的唐城宏伟无比,带着梦枕貘妖怪物语的诡谲气息,在中式电影语言壳子里,贡献出了一出日本视角的文学梦境。
每个镜头,都让人瞪大眼睛;每个女演员,都比演员本身还美上十分,张雨绮在采访里说,她光背对着镜头吃哈密瓜的那一幕就拍了十几遍,陈导诚不我欺!
最让人无法忘怀的,是杨贵妃甫一出场,那一抬头一双美目深似海,和最后贵妃棺盖上纵横交错的指尖血痕。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这位传奇美女,作为大唐兴盛的象征受万人膜拜,同样在王朝衰退时就被推出来作为替罪羔羊,成为“红颜祸水”的又一个代言人。
日本人对这位盛世贵妃很有执念,民间不仅把她评为世界三大美女之一,还传说她大难不死流落到日本留下后裔,甚至帮助日本天皇挫败了一次宫廷政变。
中国的传说里就简单多了,长恨歌前半部分极尽奢华之能事,而在马嵬驿事变里,对于杨贵妃的死只有六句: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侧面描写花钿簪子掉了一地,君王捂着脸流泪惨不忍睹。是不是很含蓄?那么贵妃是怎么死的呢?高力士勒死的呗,还有什么好讨论的呢?
但日本人就会纠结,贵妃到底是怎么死的呢?死时的场景是怎么样的呢?在那一刻,君王的心境如何呢?他有没有挣扎的余地呢?在这段中国史书根本不可能在意的空白时刻中,延伸出巨大的想象空间。
于是梦枕貘编织出一个幻术,让唐明皇在江山美人两保全的希望中同意了“尸解法”。而陈凯歌则更为决绝,唐明皇伙同所有人欺诈贵妃,让她带着对自己的爱与希望去死。不但杀人,还要诛心。电影里,皇帝握着贵妃的手说:“此刻我想把头端盘子里交出去,可这就违背了我们白头偕老的誓言。”多么恶心!一旁的阿部旁白道出了观众的心声:“原来帝王才是最大的幻术师。”
电影里,贵妃的下场已经很惨了:她被欺骗着喝了毒酒睡去,又在棺材中醒来,抓挠着窒息而亡。而原著《沙门空海》里,情节则更为可怖:
黄鹤、白龙、丹龙三人,缓缓地将棺盖移开。
棺中情景,徐缓暴露出来。
太上皇看似有点胆怯,本欲闭上双眼,旋即豁出去一般探出身子,自缓缓移开的缝隙中察看棺内状况。
我们几乎也同时望向那石棺。
“喔——”玄宗太上皇吞下叫声。
石棺之内——
贵妃躺在石棺之内。
贵妃确确实实躺在石棺之内。
可是,该如何形容她的变化啊。
青丝已成满头白发,原本白皙丰润的肌肤,变成了茶褐色,皱缩得干巴巴的,有如枯纸一般。
而且,身形削瘦得无以名状。
她的头——脸颊凹陷得可以明显看出头盖骨形状,肌肤干瘪,宛如一张薄纸,贴在骷髅之上。
双眼,睁得圆滚滚,正仰望着众人,不知是生是死——
无论如何,那都是一张无可言喻的凄惨的脸——
整张脸因恐怖而歪斜扭曲,嘴唇上翻,露出牙齿。
不知是否为贵妃所出,石棺中甚至弥漫一股干涸的屎尿恶臭。
众人双眼宛如僵冻了,好一阵子视线都无法离开贵妃的容貌。
“喔……”
玄宗太上皇发出嘶哑声音,低声叫唤着。
“贵妃,贵妃啊,怎么会——”
语毕,玄宗皇帝即别过脸。
“这到底——”
黄鹤也一脸难以置信的表情,俯视贵妃身影。
贵妃双手,正好托在胸前。
望见贵妃双手指头时,我几乎当场作呕。
因为贵妃指尖上,没有一只有完整的指甲。
指尖沾满了血迹。
原著里,这位绝世美女被活活埋在地下两年,等挖出来时还活着,但已成疯癫老妪。红颜转眼成枯骨,这是何等的残酷!再想想她的一生,儿时双亲亡故寄人篱下,少时嫁给皇子又生生被公公夺走,最后作为政治斗争牺牲品悲惨死去,可谓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日本文学作品似乎非常偏爱将唐玄宗和杨贵妃作为故事背景。比如被誉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首”的《脑髓地狱》,故事初起背景也是这一时期,讲玄宗时代杨氏外戚掌权朝堂内外一片黑暗,年轻画家热血报国希望以美人腐烂图唤醒皇帝荒淫无道之心。 这是为什么呢?
这可能跟日本审美有点关系。
前几年富士相机出了一个广告,给我印象很深,名字叫《美与逝》。
里面说:生命,是一场徒劳的雪,就只有虚幻的美。
大提琴低诉着,一名形容精致的艺伎乘坐火车驶进山洞。
想想我们国产的相机广告,可能这么拍吗?哪个不是阳光草地婚礼上,哇哈哈啊哇哈哈,俊男美女笑开颜?
在读《沙门空海》的时候就有这种画面的感觉。而读几十年前的川端康成《雪国》的时候,读更加早的紫式部《源氏物语》的时候,感觉和看到上面富士广告一样,字里行间都是说不尽的冷清苍茫,对于美的追求,对于逝的感怀,这股一脉相承的气质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就要说到日本独有的物哀美学了。
日语里,“哀”本来是语气词,类似于“啊哟”,指的是面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生世相,从接触到认识,再到感动而产生的情感,到后来已经涵盖了哀伤、悲悯、赞颂、爱怜、共鸣等等兴味。
日本古诗集《万叶集》中,多是讲一只鸟飞走了,一朵花凋亡了,对于恋情,也多是讲其中的苦恼而非喜悦。日本经典著作《源氏物语》中,光“哀”这个字就用了1000多遍,而对于光源氏和一干贵族女性之间的不伦恋以及最终引向的悲惨结局,作者笔间并无半丝批判意味,而是对每个人都抱有同情和哀怜。
有学者说:在人的种种感情上,只有不如意的事才让人感动最深。而在恋情中,不伦之恋更容易表现这种物哀的美感:没有未来的热烈燃烧,直到命运之火熄灭,最终在寂静中衰朽成灰。日本文学作品更容易写出极致的尖锐的,甚至歇斯底里的人和物,而中国文学中的意象整体更为厚重,二者并无高下之分,只是气质不同。
仔细想想,杨贵妃的人生不就是如此?极度的美丽,极度的奢华,惊世骇俗的不伦之恋,悲剧宿命的戛然而止,都造就了她的传奇。电影里也展现了这一幕:在极乐之宴尾声,杨贵妃转头离开,眼底一抹哀伤,仿佛预感到不幸近在眼前。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有什么比眼睁睁看着一个精美绝伦,天真可爱的人儿在眼前摔碎让人更心痛呢?
这就是为什么白龙几十年来守着她的躯体不肯离去,执念成魔的原因。
对于生命之美如何消逝的详细描写,构成了整个《妖猫传》的脉络。
有的人看《妖猫传》,觉得情节说不出的奇怪,那是因为里面不管是妖猫,幻术师,还是美学意象,都是日式的啊。
至于 《妖猫传》 是怎么破除白龙这股执念的呢?那就等下回再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