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一个新环境— 新学校、新公司、新城市,我们会很不习惯,开始怀念过去的好。适应新环境的阵痛期过后,就开始习惯这些新的一切,此时再转去新环境,恐惧感油然而生,不想再次离开现有熟悉的一切。
有些老人退休前,就敦促自己的孩子赶紧结婚生娃,好让他们退休后有事干。尤其在体制内工作的领导,退休后突然失去之前的所有掌控感,一个人顿时空虚。无所是从,各自毛病就开始出现。
这种在一个相同的岗位上干上几十年的工作,已经将自己完全融合进工作里,非常适应这种生活节奏。被告知,明天就不用再来了,似乎突然走到悬崖峭壁的尽头。将要被推下去?但又没有谁逼迫,接下来的路该往哪个方向走却不知道。
如今,高速公路的收费站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不断缩减人手。一位36岁的女收费员被裁掉了,她哭闹着:“我一直都在高速公路上做收费员,啥都不会了,叫我下半辈子咋办!”
或是有的人在一家公司里只顾完成自己该完成的,必须按时上下班。年复一年地上着班,然后又不知道想要什么。长时间在同一家公司做相同的事,又觉得无趣。问他为啥不离开找其他的工作,他却无法说服别的公司聘请他,因为已经机械化地切合在现有熟悉环境的职位里无法自拔。
我们习惯性的将自己依附在一件让自己得过且过的事情里,还不断将其合理化,让自己找不到借口离开它。每天忙忙碌碌地上下班或忙着完成看似应该做的事情,这样就不会有人质疑你的勤奋,难道要自己怀疑自己吗?即便知道有问题,有的人也会像鸵鸟般将头埋进沙堆里。
如何脱离这种怪圈,一是培养一个爱好,持续玩一辈子;二是需要时刻保有希望的心。
一个爱好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做起来不会觉得难受。工作累了,可以通过其来舒缓压力;感到生活乏味,可以从中寻找乐趣。遗憾的是 ,我们时常害怕落后,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重要的事情上”—学业、事业、新闻等,无止境的追求,有时到了忽略自己感受。
对自己要有信心,120%的信心,即便被磨掉至100%也要盲目坚定的捡回掉下的20%信心。这样,我们就能一直心存希望,有盼头;不至于突如其来的变化扑过来而感到彷徨无助。希望积累财富,希望家族传承,希望改变世界;这些看似虚无缥缈地希望,恰恰能在不同困境中做我们的灯塔,引领我们继续向前。
为我们的心腾出一个角落,好好存放我们的爱好和希望,不断维护好它们。